耶稣会总会长扩大咨议会于2025年6月9至13日在罗马召开会议,反思耶稣会成员作为“今日世界希望的传递者”所能做出的贡献。扩大咨议会探讨耶稣会士所经历的不同情况,并反省我们由复活基督的希望所指引的修道生活。它触及耶稣会士的真实体验,也检视定义我们献身于传教的使命的复杂挑战与灵性旅程。

有鉴于所有的天主教徒受到2025希望禧年的鼓舞,被召叫为“希望的朝圣者”,扩大咨议会(Extended Council)的讨论也阐明了由复活基督的希望所引导的道路,对于我们的召叫以及耶稣会在当今世界不断与时俱进的使命,提出日新又新的观点。

为期五天的会议以概观方济各教宗的禧年诏书《望德不叫人蒙羞》揭开序幕,透过《圣经》和神学进路的角度,探讨我们基督徒的希望。这份诏书开启了目前尚在进行中的禧年,邀请我们反思历久弥新的希望泉源。它也强调我们个人的使命,成为把希望散播至我们的团体、社会以及全世界的施行者。与会者探讨方济各教宗的讯息所能带来的影响,思索如何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份希望。

扩大咨议会:用希望打造耶稣会使命

扩大咨议会在其他天的会议上,讨论天主教会即使面临地缘政治、文化与宗教上的变迁,仍然作为希望见证者的角色。议程中也聚焦于过去及前瞻性记忆的主题,以及天主教会如何在世界动荡的地区发挥疗愈的作用。借着讨论天主教会能在促进希望及疗愈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扩大咨议会的成员获得了珍贵的洞见,亦即他们也能在自己周遭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的方法。

在综合讨论时,与会者进一步探究“希望”在今日更具体的表征,详尽地说明了希望所呈现的各种形式与图像、希望的催生者,以及一位真正“希望的传递者”(hope influencer)所具备的特质。

会议最后一日提供扩大咨议会的成员机会,聆听耶稣会不同世代的声音。他们倾听正在读书、试教培育阶段的会士,以及第三年导师,甚至是包括安养机构的大团体长上的见证。

这些多元的见解凸显了希望的普世性本质,还有它在耶稣会士的生活及牧灵工作不同阶段变化的力量。整体而言,此次咨议会强调在天主教会内培养希望的重要性,将它视为在这个饱受动荡磨难的世界中,推动疗愈与修和的途径。

 

文/图: 耶稣会罗马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