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东北部的耶稣会柯家铭修士,在即将成为执事的时刻,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天主及日后的分辨。因为他深知,真正的满全就在于完成天主的旨意。他谦虚地表示,或许不会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愿意以一颗谦卑的心,奉献自己于教会的服务,并在生活中持续见证福音的喜乐及希望。

我18岁时开始过修道生活,所以认识我的人常问:“你很早就入会,什么时候成为神父?”但我认为,即使我们所做的事和工作的地点可能有所不同,修道生活都是从你加入那一天开始,而不是从你被祝圣为神父或执事那一天开始。

柯家铭准执事 真正的满全在于完成祂的旨意

 

在我即将成为执事之际,我回顾过去,感谢天主赐予我在耶稣会生活的经历,也感谢这些年来我所接受的培育。我花了不少时间,准备将成为执事的时刻。在许多人的帮助下,这是一个充满恩典的时刻。

我祈求恩宠,愿自己能成为天主手中有用的工具,也以一颗谦卑的心,奉献自己于教会的服务,并在生活中持续见证福音的喜乐及希望。随着那一天临近,我有些紧张,但同时也满怀喜乐和期待。

在我即将成为执事之际,我回顾过去,感谢天主赐予我在耶稣会生活的经历,也感谢这些年来我所接受的培育。我花了不少时间,准备将成为执事的时刻。在许多人的帮助下,这是一个充满恩典的时刻。 我祈求恩宠,愿自己能成为天主手中有用的工具,也以一颗谦卑的心,奉献自己于教会的服务,并在生活中持续见证福音的喜乐及希望。随着那一天临近,我有些紧张,但同时也满怀喜乐和期待。

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在一所耶稣会举办的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每年在7月31日(圣依纳爵瞻礼日)都会举办戏剧表演,我曾经扮演圣依纳爵这个角色,因而后来起了一些变化。演出结束后,许多朋友开始叫我“依纳爵”。老师们在课堂上问我将来想做什么时,我就回答:“我想成为一位耶稣会神父。”在学校里,每天与耶稣会的神父、修士们往来,我发现他们与其他人很不一样。除了有很好的才能外,也很自由自在。我认为我最初的圣召,深受他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高中毕业后,我决定加入耶稣会。

我2007年入初学院,正式开始我的耶稣会士生活。我的初学导师格拉蒂安·卡洛(Fr Gratian Carlo SJ),无论是他的指导、智慧、对我们的心理培育,或是他本身的生活方式,皆带给我很好的培育,让我的信仰生活改变。我在做了一个月避静后,更深地体会跟随基督的真义。

哲学培育阶段的柯家铭修士(左一)
哲学培育阶段的柯家铭修士(左一)在2014年庆祝耶稣会复会200周年时与同学一同演出”Passion and Glory”

 

正是在初学期间,我开始思考成为传教士。我被一位耶稣会圣徒、西班牙籍的圣伯铎・克拉威(St Peter Claver SJ)的生活深深启发。在阅读《耶稣会圣徒传记》时,我得知了他的故事,欣赏他的使命精神所散发出来的强大力量。据说,他17世纪初抵达南美,几乎都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港服务,为了照顾从非洲被送到该地当奴隶的黑人,献上自己全部的生命。他谦称自己永为“奴隶的奴仆”。

圣克拉威就如同从圣依纳爵开始,以“行动中的传教士”著称的耶稣会士,如同一尊圣依纳爵抬起一只脚的雕像,随时准备踏上传教之路。

柯家铭修士(站立右一)于耶稣会苏萨总会长拜访印度时合影
柯家铭修士(站立右一)于耶稣会苏萨总会长拜访印度时合影

 

六年前我刚到台湾时,必须学习中文,这并不容易。起初,我常听到人们连声说“对对对对对”,感到很惊讶,但不懂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也学会说“对对对对对”了。中文是一种非常哲学的语言,虽然写字和阅读一样难,但我喜欢写书法,对我来说,学习中文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柯家铭修士喜欢写书法
柯家铭修士喜欢写书法

 

住在耶稣会耕心文教院的团体两年后,我被派往台南耶稣圣心堂做试教(Regency)。在进行牧灵与陪伴青年当下,让我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人文和文化,许多文化冲击和挣扎逐渐消失。教友很有活力,又有人情味。

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在不同的“高速公路”上开着车,各有自己的使命、目标和目的地。我也相信“每条路都是路”,天主给了我们自由去选择,以及恩宠和智慧。我们应该要好好分辨,以做出选择,并活出我们所选择的那条路来。圣召,即是我要走的路,多年前我下了成为耶稣会会士的决定,而这条路至今仍在继续。

柯家铭修士(前排中)来台湾的第一年与中文班老师同学合影
柯家铭修士(前排中)来台湾的第一年与中文班老师同学合影

 

修道生活与一般人的生活差别在于,我们所发的宣发的圣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服务教会和人们。修道生活给予我们更宽广的视野和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爱更多的人。这种自由需要承诺,但同时也使我们自由。无论过哪种生活,都免不了遇到困难,也都是培育,历练后就可活出应有的样子。在耶稣会,我们更重视行使“负责任的自由”,这是关键。

团体共融和独处对我都很重要。我可以一整天都不说话,那是我汲取能量的时候。我也喜欢和朋友一起出游、轻松欢乐,但我更喜欢与他们深入交谈。感到焦虑或疲惫时,我会做瑜珈、听音乐或去大自然里跑步。在学中文的阶段,我甚至会走上街头找人聊天,这很有趣。

柯家铭修士拿着 Magis 青年中心南部办公室的挂牌
柯家铭修士拿着 Magis 青年中心南部办公室的挂牌

 

我习惯用每日福音来祈祷,但我更喜欢意识省察,对我而言,它比单纯的祈祷更像是一种祈祷的形式。我几乎每天都会念一段祈祷——《神操》46号的<预备经>:“求我们的主天主,赏我圣宠,使我的一切意向和行为,都为事奉赞美至尊无对的天主。”

此时此刻,浮现于我心中的是“使命”,我希望赐我这召叫恩赐的主,也赐我恩宠来完成这使命。虽然我配不上,但我满怀感恩。

未来,我想要培育人的“心”与“智”。无论是牧灵工作、教育或神学领域,陪伴人们都带给我极大的喜乐。无论如何,我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天主及日后的分辨,因为我深知,真正的满全就在于完成祂的旨意。

一起欣赏两位准执事柯家铭及潘翰修士,接受资发室及通传中心“快问快答”挑战的影片:

 

*邀请您参加“2025 授予司铎、执事圣秩感恩典礼

时间:2025年7月5日下午2:30
地点:台北圣家堂
报名请点此

文/图:耶稣会 柯家铭修士
文字整理/影像编辑: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