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越南会省于2025年3月1至2日,为60多名天主教学生举办一个结合信仰生活与生态的培训营队。青年们从主题演讲、小组讨论、辩论比赛、音乐之夜、日出徒步默想、净滩活动,以及“灵魂垃圾”反思等多元活动,建立与彼此以及与大自然深刻的关系,以在往后更有意识地过生活。
今年三月的头两天,来自不同大学的60多名天主教学生齐聚于一处风势强劲的海滩上,参加由越南耶稣会“生态使徒单位”主办的培训营队。活动以“将生态融入天主教信仰生活”为主题,将学习、交流与灵性觉醒巧妙结合。活动内容包括:主题演讲、小组讨论、辩论比赛、音乐之夜、日出步行默想、净滩活动、“灵魂垃圾”反思,以及闭幕弥撒。这一切不仅让我们更贴近天主的受造界,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培训营队以一场主题演讲拉开序幕,演讲内容根植于〈创世记〉的第一章31节:“天主看了祂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同时也引用了《愿祢受赞颂》通谕,将地球描述为我们的“共同家园”。演讲者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我:“这个星球不仅仅是一种资源;它是一份神圣的礼物,以爱托付给我们,宛如恋人之间的珍贵赠礼——不容挥霍。”
想像天主将森林、河流和创造的万有交付于我们,我对过往的冷漠既感到畏怯又愧疚。在随后的小组讨论中,有位名叫翠(Thuy)的参与者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当他人漠不关心时,我们如何以关怀生态的方式生活?”演讲者的回答兼具个人的幅度及坚决的态度:“这与他们无关——这是我的选择、我的承诺,是我每天在生活中的信仰。”那天下午,一场辩论赛让生态问题顿时变得鲜活起来。各小组热烈讨论,提供证据和观点,拓宽了我们对环境挑战的理解。
后来,游泳和海滩上的音乐之夜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海浪和海风提醒我们,大自然不仅是一个争论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拥抱,温柔的生活空间。这些时刻加深了我们与彼此,以及与大自然的联系。黎明时分,我们开始了赤脚徒步默想,在远方的地平线闪耀之际,呼吸著咸咸的空气。反思〈创世记〉第二章15节,我们蒙召“耕种和看守”,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圣的拥抱。“很平静,就像大海欢迎我一样”,一名学生分享道。
晨间徒步默想也开启了一场净滩行动,大家一起动手,齐心协力清理了塑胶袋和垃圾。虽然规模不大,但这一举动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和体悟,将对自然的关爱与对人际关系的关爱紧密连结起来。一位参与者观察到:“良好的关系将促进自然环境的健康。”并将“灵魂垃圾”的反思——即释放沮丧和嫉妒——与生态管理结合起来。
此次营队在弥撒中圆满结束,神父将一切串连起来:大自然是天主的礼物,而我们是其守护者,在生态危机中蒙召成为希望的象征。这两天虽然疲惫但充满启发,重塑了我们的心灵。主题演讲呼吁我们将地球视为神圣的礼物,辩论中思想的碰撞、默想中的宁静,以及净滩中的实际行动,让我们准备好去照料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不仅是一个培训营队,更是对我们信仰中生态层面的觉醒,敦促我们为了天主的受造界,有意识地生活。
文:耶稣会越南会省杜文料神父(Joseph Do Van Lieu SJ )
杜神父目前负责越南会省的共同家园事工
图: 耶稣会亚太区联会 (J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