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耶稣会Magis 青年中心首次与马尼拉圣心初学院合作,举办为期三天的“福音剧灵修工作坊式避静”,参与的青年及中华省望会生,将自己的生命放入福音内,成为彼此默观祈祷的见证人,并在过程中让圣神的风,带着他们持续地与祂对话,并与耶稣的关系,有更坦诚的“看见”跟“连结”。

福音剧灵修”是以默观福音、角色扮演的方式,陪伴青年一起与主相遇,探索天主对个人的启示及生活的邀请。

2025年4月2至4日,Magis 青年中心首次与在马尼拉的圣心初学院,合作办理为期三天的“福音剧灵修工作坊式避静”。带领人是 Magis 青年中心的林薇(小薇)、南部依纳爵灵修工作室王纯琼老师,以及耶稣会中华省初学副导师 David Xu 神父。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此次参与的青年来自台湾和耶稣会中华省的望会生,在三天的工作坊里,他们从默观画面,到肢体表达,到眼神对话,借着许多暖身、分享跟练习,循序渐进地让大家更能放松、自在表达及进入场景,使“默观”具象化,彼此成为彼此默观祈祷的见证人。除了将自己投入在福音内,也能感同身受耶稣的角度和心情,在福音剧灵修里,团体一起祈祷、共同分辨。而福音剧操练后,也安排了个人祈祷及灵修谈话,一步一步地更往深处,去聆听耶稣对自己的邀请,也在灵性生命上去探索跟接受这份“爱”,进而有渴望与耶稣的生命连结。

David Xu 神父在去年圣诞节前,为望会生的圣召分辨避静中,感受到默观祈祷为他们是一个挑战,后来在与小薇的一次交谈中,觉得福音剧灵修也许能帮助他们在默观祈祷里有更切身的体验。正好小薇也有渴望邀请台湾的青年来到初学院避静,于是双方有了这场合作。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以下是带领者王纯琼老师和参与青年及望会生分享:

王纯琼老师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福音剧灵修剧的角色认同,正是依纳爵想像式祈祷里的角色定向,然而,到底是我认同了某个角色?还是某个角色选择了我?

灵修版的福音剧没有把角色演得多像的必要,只是投身某个人或某个物件,即使认同的是一阵轻风,风都会有自己的心情,都和耶稣有关系。福音剧灵修特别吸引我的地方是,没有角色需要争取目光,没有什么奖项等待获得,唯一要争取的是与耶稣的连结,唯一想获得的是与活水的相遇。

菲律宾之行已归来多日,今天做意识省察时,发现耶稣在期间一直与我同在,从出门前就开始。出发前一天深夜,丈夫身体不适,我陪他到医院挂急诊,隔天我便出发前往菲律宾。耶稣同担忧的我到达桃园机场,接着飞行、马尼拉城市探索、福音剧灵修、吃饭、交谈、行走在森林里……,耶稣知道,我的心有一半挂在先生身上,耶稣允许我分心有祂的旨意,分心是祂在我身上做的工。回来快一星期了,觉得耶稣还继续用祂的方式在对我说话。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是这样的,小薇在前往马尼拉的候机室里推荐我一部机上可看的影片<祕密会议>(Conclave),无奈飞行时间不够,我只能观看一半,没看完的剧情始终吊着我的心,期待回程再续。为了不剧透,我只愿说,这部电影有细腻且深刻的女性内涵在其中。接下来一连数天的福音剧,我有好多次的机会扮演耶稣,实实在在地体会耶稣眼光里的温柔、怜悯和接纳;耶稣内在女性的轻缓、阴柔与敏锐,在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世代里,这份温柔是多么地被需要著。

以往我对天主女性形象较为陌生,在电影“小屋”里首次被女性形象的PaPa所触动,而这次天主邀请我以女性的角色在福音剧里扮演耶稣,成为他人可凝视的耶稣眼神,可听闻的耶稣话语,可碰触的耶稣拥抱。这三天扮演祂,是耶稣给我的最大的礼物,祂和女性的我连结,经由我,给出祂母性的爱与关怀,给爱的是祂,我只是中介。昨天终于有机会把飞机上没能看完的<祕密会议>在电影院里明个究竟,意外的结局让我惊讶地喊出:“Oh,My God!”。我为自己生而为女性,感谢天主。

另一份大礼是,这趟抛下病夫的菲国旅程,反而让我更加笃定与丈夫的关系是我最重视的,这是我对婚姻圣召的回应,即使灵修陪伴的服事也是天主的召叫,但以优先级来说,夫妻关系是基础,而天国的其他服事都奠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这与我做神操时所领受的相同:首先我是一个男人相称的助手,应以天主女性的温柔待他并与他一起治理管理天主的产业。

可是耶稣啊,我也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祢肖像的受造物,祢知道我还有些梦想,祢愿意成就吗?我想,我需要给耶稣也给自己留空间,就像看了一半的电影,暂时没有答案也是好的,放手交给天主,看耶稣如何工作,有些果实还待成熟,我相信会继续收获。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Yi jhen
四旬期前,小薇询问我是否考虑一起去菲律宾避静,我不假思索立刻答应了,若是能与天主的关系更靠近,我就愿意答复前往。然而我真的在避静中与天主相遇了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活动的带领者邀请我们写出耶稣问门徒的话,集合大家写的问题后,轮流上台当耶稣和门徒,在这过程中,泪水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耶稣询问门徒问题,门徒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论是带着犹豫或停下来思考,那过程仿佛都带领着我回到祈祷的时刻。在祈祷中,耶稣通常不会回应,只有慈爱的眼神和静静的陪伴,但在一来一往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天主与我们同在。或许耶稣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答案,而是一个门徒真诚面对自己,也面对耶稣的过程,毫无保留。曾经在祈祷中出现的疑问,或许也在这当中,获得与耶稣更深的关系。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Francis Yang
到底什么留在了我的心中?回想这几天的避静生活,会让我不时回到在呈现福音剧的那一幕。这样的表演祈祷,让它不再只是呈现,而是让我真真实实地参与其中,一次又一次触碰到我的内心,让我与伙伴们、与主,进入更深的连结。

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祈祷,刚开始有点难以放开,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和熟悉的人呆在一起,让我每时每刻都想要笑场。可是当我真正融入祈祷中,又被那样的场景和人物所吸引,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小鱼、小草、树,和福音里面的人物,每个都有独特和不可或缺的位置。

我依稀还记得,当我和一位伙伴对视时,我看到了耶稣对我的怜悯和疼爱,祂只要坐在那里就能看透我的一切,我还有什么可隐藏的?唯有将我自己完全展露出来,因为我不再畏惧、因为我知道祂在这里。

当树站在那里,承载起匝凯的渴望;小草因为感动改变摇摆的速度;小鱼因为好奇,想要更加靠近,且去注视那唯一的光。这些都在邀请我,再回到心灵纯粹的时刻,带着一些好奇、带着感动和渴望,怀着极大的勇气走向祂。

因为他们的存在,我才看到耶稣对整个世界的爱,这样的爱是专一的,他对我们每个受造物的爱,都是那样的深沈,我们都享有、浸泡在他的爱里。这样的爱又是伸展的,因为,在我感受到这份爱之后,就无法停下去爱,爱主、爱他人、爱自己、爱一切的受造物,我有了一份更多、更大的爱,就是让所有人都能知道天主的爱。

我们总是在说,爱上了就留在爱里,当我在回应对耶稣的爱时,我感受到一份被理解、被带领、被接纳的爱。祂没有说,我爱得不够、爱得不好,祂只是一次又一次邀请我,进入一份更深的爱的关系中。主啊,祢在我生命中的足迹,每一步都变成召叫我的记号,请赐我恩宠,使我更好地爱祢。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Philip Zhang
初次听到福音剧时,内心难免会有一些紧张。“如何表演?是否要一些服装道具?是不是还需要背台词?”内心不由自主涌出了许多问题及好奇。在参与和了解后发现,它并非如自己所想像的。福音剧灵修,焦点不在于福音剧而是灵修,它是一种祈祷,在祈祷中呈现与连结。

“连结”是这次参加福音剧最大的收获,不单单是与伙伴的连结,同时也与自己过往的生命经验连结,最重要的是,与主耶稣连结。印象最深刻的是眼神与眼神的连结,特别是在第一天:带领者要求我们两两相对,凝视著对方的眼睛。起初有些紧张,但慢慢地我沈浸于当中。那时,我看着老师柔和的双眼,她以一种温柔的目光看着我,直到她慢慢泛起了泪花,我感受到她爱的目光,也透过她的眼睛,感受到天主也常以这样的目光看着我,看着我从啼哭的婴儿慢慢长大,成为现在的样子。而我透过老师的眼睛也体会到,天主在创造我们时所表达的“样样都很好”。无声的对望,让我慢慢体会到了天主的眼神。祂常常以这样的方式温柔地看着我。眼神不会撒谎,它藏着人的真心,也映出了天主的温柔。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与同行伙伴的连结:在一次呈现平息风浪的福音剧时,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如何让我们彼此的个人祈祷连接起来,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来,成为一个整体。”那一刻我真正意识到,福音剧灵修祈祷不单单是个人的祈祷,也是个人与他人相连结、呈现者与观众相连结,最后是人与天主的连结。

也是在这次的祈祷中,我发现与以往祈祷经验不同的是,我不再是一个人,靠自己的微薄之力去面对风浪,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自己与船上的人,面对如此大的风浪,人的能力确实如蚍蜉撼树般微不足道。这次的祈祷让我意识到,在这艘船上有耶稣、有我的伙伴,即使我在风浪中无法前行或无助时,我也有信任的伙伴去呼喊耶稣。祂早已知道,祂可以平息一切。这条船上我不再是一个人,我有同行者,而祂更是同行者之一。

在这次福音剧灵修的工作坊中,我也看到了每一个人与耶稣“连结”方式的不同,有的人是耶稣的一只小羊,有的人是树、是石头、是旁观者。每个人都从其中收获不同的果实。三天的工作坊虽然很短暂,但是收获很多。尽管很是不舍,彼此才刚建立这份珍贵的连结,但还是要带着这份爱的果实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呈现“我要在天主面前,生活于人世间”。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Mei
每一次的存在都不是偶然,而是被深深的拣选。
来到福音剧避静像是到了庄园里的一场梦,
这里能好好的休息,吃得饱足睡得好。
重要的是在日常喧嚣之外,能好好与耶稣交谈。

也因此做了很多练习,从想像力的操练、肢体的伸展、眼神的注视,
彼此合作,直到最后的福音呈现。

依稀记得,在第一天的状态里是一只庞大的鲸鱼,
汪洋大海之中,在海上漂浮着,海下的世界是深邃、幽暗却又富饶,
等待着我去发掘,我就带着这样状态入静了……

参加过几次福音剧,每一次的经验都能深深地与天主触碰。
要赤裸裸面对真实自己的过程,不管经历几次都是挑战。

这一次默观了耶稣平息风浪、税吏匝凯和耶稣三次询问伯多禄。
在默观的过程中,自己是耶稣、是一颗大树、是“小东西”。在《若望福音》21章1至19节,一次又一次的呈现中,从只是一个模糊的存在,伏在地上,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

直到最后一次的呈现,
原来,自己是那块无法移动,却满怀渴望仰望耶稣的地毯。
我远远望看着伯多禄与耶稣一同行走,逐渐朝我的方向靠近。
他们似乎在谈论些什么,声音断续地传来。

我听见耶稣对西满伯多禄说:“若望的儿子西满,你比他们更爱我吗?”
一次一次的询问……

是啊,主,我也爱祢。
但,祢能不能……再靠近一点?

心深处,一个真挚的眼神,一句话——足矣。

结束了,我仍是那只鲸鱼,是那满载而归鲸鱼。

福音剧灵修工作坊

 

文/图: 耶稣会马尼拉圣心初学院、Magis 青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