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所属澳门海星中学及利玛窦中学,于2025年4月3日联合举办教师发展日培训讲座,邀请耶稣会林神父与宗神父主讲“纾缓压力,提升韧性——学校环境中工作人员的自我照顾”,透过心理学及灵修智慧,帮助教职员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中找到平衡与成长。
教育路上,照顾好自己,才能真正地陪伴学生。
在教育压力日益繁重的今天,教师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发展。为此,耶稣会所属的澳门海星中学及利玛窦中学,于2025年4月3日联合举办教师发展日培训讲座,主题为“纾缓压力,提升韧性——学校环境中工作人员的自我照顾”,邀请耶稣会林神父与宗神父担任主讲,透过心理学及灵修智慧,帮助教职员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中找到平衡与成长。
当天讲座以互动形式开展,林神父邀请教师分享自身压力经验,并指出“当压力超出个人应对能力时,幸福感与工作效率都会下降。”他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解释,人类面对压力时会触发三种本能反应:“社交性互动”、“攻击/逃跑”、“僵直”,而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往往使我们陷入“慢性压力”状态。
林神父提及中西方文化对“压力”的不同理解,他指出英文“stress”侧重心理层面,而中文“压力”则更多指向物理层面,这种文化差异影响着我们对压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他进一步以神经科学为基础,说明大脑的“自平衡机制”——痛苦与快乐如同天秤的两端,过度追求即时快乐反而会导致多巴胺失衡,降低长期幸福感。林神父建议教职员透过呼吸练习替代不健康的纾压习惯,重建身心平衡。
随后,林神父分享了一段“北极熊抖动释放创伤”的短片,说明哺乳动物天生具备化解压力的生理机制。然而,人类常因社会规范压抑自然反应,导致压力积累成慢性焦虑。他亦以自身“恐高症”的经验为例,描述压力下的身体反应,并提醒教职员若忽视身体的警号,可能影响身心健康。他鼓励教师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避免将过高标准加诸于自己。
宗神父则分享耶稣会传统的“意识省察”灵修方法,引导教职员透过“感恩—渴望—回顾—行动”四个步骤,从回顾日常中培养心理韧性,帮助教师在繁忙工作中保持心灵平静。两位神父在讲座中强调“关系”与“连结”的重要性,提及健康的校园环境始于每个人的自我照顾。
林神父亦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现场教授“脊椎按压”舒压技巧,他亲自示范如何透过轻柔按压颈椎与脊椎部位来释放压力,并邀请在场教师两两一组实际体验,气氛热烈而轻松。为帮助教职员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自我照顾,他最后还分享两项技巧:“SAFE”技术(透过讲事梳理压力经验,逐步建立安全感。)以及“舒心一刻”技术(结合呼吸练习与身体觉察,缓解紧绷情绪。)
教师总是在关注他人的成长,却常常忽略自己的内在生态,当天的工作坊没有提供速效解方,而是留下许多值得慢慢咀嚼的思考空间。期望两校教职员将所学应用于日常工作,让教师们在付出之余,也能善待自己——毕竟在教育的路上,照顾好自己,才能真正地陪伴学生。
文/图 耶稣会澳门海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