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终身修士国际委员会于2025年1月25日在罗马完成了首次会议。这场为期一周的会议,启动了一项将持续三年的远大计画,它的目的在于深化耶稣会终身修士的身份、培育和圣召推广。透过这个三年的历程,委员会也希望阐明众会士共享的献身生活独特圣召,并探索如何让这同一神恩,对当今的世界再次发声。

耶稣会终身修士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Jesuit Brother, ICJB)是总会长苏萨神父根据2022年7月,于罗马召开的耶稣会终身修士国际大会的成果所设立的。ICJB 力求推展该大会成果的方法之一是,将有关耶稣会终身修士的会谈拓展至,不仅涵盖普世耶稣会各地区的终身修士,也包括神父、修女与平信徒使命伙伴。

耶稣会终身修士国际委员会大会

为了实现此目标,ICJB 本身的成员组成极具多元性,包括:

来自六大联会的六位耶稣会终身修士

亚太区(JCAP) 贝雷萨(Raymund Belleza, SJ)
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区(CPAL) 桑托斯(Davidson Braga Santos, SJ)
欧洲区(JCEP) 德萨莫(Théophile Désarmeaux, SJ)
美加区(JCCU) 博因顿(James Boynton, SJ)
南亚区(JCSA) 瓦兹(Thomas Vaz, SJ)
非洲与马达加斯加区(JCAM) 埃德马(James Edema, SJ)

一位修女
诺艾尔·科斯卡登(Noelle Corscadden, IBVM)

一位平信徒女士
珍妮·希基(Jennie Hickey)

两位耶稣会司铎
克莱门斯·布拉特特(Clemens Blattert, SJ)
马克·拉维萨(Mark Ravizza, SJ)。

这种多元的成员结构,大大丰富了委员会的对谈内容,并促成了一项坚定的承诺,即透过邀请同样广泛且具代表性的对话伙伴,持续推进委员会的使命与工作。

耶稣会终身修士国际委员会大会

这场会议,以一整天的祈祷与分享揭开序幕,由总会长苏萨神父带领,他给了开场的反省与祈祷的要点。他首先指出,设立委员会的理由并非出于忧虑,而是源自对“耶稣会终身修士的圣召”,以及对许多曾塑造他们自身圣召的终身修士们的感恩。他强调,耶稣会终身修士透过体现献身生活的本质与彰显耶稣会的神恩,凸显了“先知性的见证”。

苏萨神父以圣保禄“基督奥体”的形象为依据,反省了耶稣会的神恩如何以多样的方式具体展现。他也鼓励委员会追本溯源,以更深入了解首批会士如何想像,献身的平信徒修会成员能够成为“辅理会士”(coadjutores),以“帮助”(ayudar)或“共助”(co-ayudar)整个团体。他的祈祷要点,回归耶稣会生活与使命(life-mission)中先知性的维度,强调修士独特的圣召如何为这个“最微末的耶稣会”(minima Compañía de Jesús)作出贡献,并为世俗世界带来希望。

接下来三天,委员会继续进行分辨,聚焦于终身修士的身份与使命、培育,以及圣召推广等主题。每天上午在初步的简报之后,ICJB随后进行祈祷、灵修交谈与反省,以聆听圣神如何带领团体发展这些个别的议题。特别要感谢的是,两位耶稣会终身修士,索托·阿图涅多(Br. Wenceslao Soto Artuñedo, SJ)与布伦特·戈登(Br. Brent Gordon, SJ)的分享,他们提供了关于终身修士圣召,具深刻见解的历史分析,并分享了他们自己的圣召故事。

耶稣会终身修士国际委员会大会

会议的最后阶段总结了前几日的成果,并拟定来年的行动计画。这项计画的核心是扩展交谈的渴望,并持续聆听圣神透过耶稣会终身修士、使命伙伴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所发出的声音。为实现此目标,委员会选出布拉加·桑托斯修士(Br. Davidson Braga Santos, SJ)为新的召集人,并成立了三个工作小组:

第一个工作小组将专注于,回溯耶稣会的基本文献,探讨早期耶稣会士如何理解终身修士的圣召,以及他们作为“辅理会士”(coadjutores)在团体中的重要角色。

第二个工作小组将设法,广泛听取耶稣会内部不同地区的声音,了解耶稣会士及其使命伙伴,如何理解终身修士的身份,以及怎么最有效地推动终身修士的培育与圣召。

第三个工作小组则将尝试,与更广泛的社会对话,聆听受日益世俗化的世界影响的年轻人,他们的希望与渴望。在此的目标是,分辨圣神如何在新世代中运行,并分辨他们可能会如何受到修道生活的典范,尤其是耶稣会终身修士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和启发。

ICJB 将持续透过 Zoom进行每月的会议,并诚挚邀请有意提供回馈或建议的任何人,与委员会的成员联系。

文: 耶稣会罗马总院
图: 耶稣会罗马总院、耶稣会亚太区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