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庆祝圣诞节并迎接新年之际,这世界也同时面临着战争及毁灭、贫穷与饥饿、正义与权力斗争等残酷现实。我们往往难以理解这一切,寻找意义看似渺茫。在黎巴嫩服务的耶稣会贾德·切布利神父,与我们分享他的见证,引导我们寻找,在我们脑海中众多“为什么”的答案。他的默想帮助我们发现,如何在神枯中坚持,甚至加深我们的信仰。

值此圣诞与新年时节,我们发现自己难以理解一切:当我们的日常生活遭受炸弹和爆炸袭击,我们怎能相信那位道成肉身、带来和平的天主?当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暗示天主已经遗弃我们时,我们怎能钦崇厄玛奴耳?在毁灭与死亡之中,我们何以欢庆?

这些再合理不过的提问,迫使我们反思圣诞节的真正意义:天主为何要降生成人?为寻求答案,我们转向那些最早接纳祂的人——玛利亚与若瑟、牧羊人和贤士们。他们的旅程不仅是内在的转化,也是体能上的一大考验。他们抛下了自己的家园和生活,来到白冷,即天主进入人间之地,与祂相遇。

若瑟和玛利亚,因着一位总督的谕令被迫前往白冷,然而他们将这种束缚转化为生命的机遇。他们前往那里,是为了迎接厄玛奴耳的来临。受困在单调乏味、无尽漆黑长夜的牧羊人,在天使的声音中找到了光明。这些声音穿透了寂静,打破了他们的习以为常,召唤他们放弃无意义的当下,与超越时空的那一位相遇。

贤士们跟着一颗异星,踏上了信德之旅,全然不知将被带往何处。在冒险之旅的终了,他们找到幼小脆弱的祂,这使他们得以想像,一切冒险所为何来。

在这烽火连天的时代,要在一切事上找到天主极具挑战性。黎巴嫩流离失所家庭的苦难,袒露了人类脆弱的深渊与正义的全然缺失。然而,矛盾的是,正是在这严峻的痛苦中,信仰显得最为具体真实。在帮助南部的流离失所者安顿于比克法亚(位于黎巴嫩山脉的一个小镇)时,我见证了这个事实:那些一无所有的人,往往发现信仰才是他们真正拥有的一切。

像玛利亚和若瑟一样,我们忍受着当权者所做的决定,活在我们未曾选择的战争与暴力之中。我们被迫离开家园,成了难民,甚至连床榻所带来的舒适也被剥夺。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流亡中,我们才能真正迎接厄玛奴耳。

来自黎巴嫩战区的圣诞默想

耶稣会的使命邀请我们,不仅在神慰里,也在神枯之中看见天主。它呼吁我们与边缘人携手同行,站在最深的痛苦之地,借由爱的行动来反映天主的临在。在那些从未经历过自由、平等或和平的人群中,我们的使命不是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具体表达希望与团结的生活见证。

像牧羊人一样,我们蒙召进入我们的黑夜,这些声音穿过死寂、恐怖的沉默,引领我们走向生命。如同贤士们那样,我们踏上了不确定与怀疑的旅程,在不安的道路上前行。正是在这些脆弱之中,祂出现,并前来拥抱我们的软弱。

透过与受伤者同行,与他们分享重担,并为他们的尊严而努力,我们体现了一种实践正义的信仰。在这些时刻,在一切事上找到天主不再只是神学的概念——它是一种活生生的经验,甚至在混乱与绝望中发现祂的临在。

战争是充斥着黑暗、不确定与暴力,残酷无情的循环。然而,正是在这动荡之中,渴望与我们同在的那一位,祂的爱被显露出来。当我们的一切皆被剥夺时,我们渴望与祂—我们的避难所和庇护—相遇。

文/图 耶稣会信仰服务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