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临期的许多赞美诗篇,都以“静默”为特色,但在我们忙于工作或者岁末五花八门的活动之际,静默实在难求。有时静默里也带着某种焦急,一种想要更多、不安的渴望,以及类似口渴与不得安宁的追寻。《福音》提供我们关于静默不同的榜样,使我们安息于天主的临在中,并为基督的来临做准备。
将临期的许多赞美诗篇,都以“静默”的概念为特色,例如〈凡有血肉的应静默〉(Let All Mortal Flesh Keep Silent, 参阅匝2:17),或者〈我的灵魂在寂静中等待〉(My Soul in Stillness Waits, 参阅咏62:2),还有我们钟爱的圣诞名曲〈平安夜〉(Silent Night)。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静默难寻。我们经常忙于工作,准备假日大餐,逛街采买礼物,然后参加多个假日派对,期间或许还夹杂许多旅行。即使我们有空了,可能也不知道如何保持静默一段时间。在静默祈祷中,我们不以话语和图像尝试主动促成许多事“发生”;然而,这可以是个宝贵的方式,让我们于天主的临在中安息,并为基督的来临做准备。
在祈祷中,我们可以经验到许多不同型态的静默:
• 为了某个问题的答案或内心的渴求,怀着期盼与耐心等待只字词组的静默
• 托住我们,“使我们犹如幼儿憩息在母亲膝上”(圣咏131: 2),可以安心“坠入”其中的静默。
• 一种犹如孕母满怀期待的静默,仿佛某种秘密已隐藏于其中,等著随时诞生。
有时候,静默里带着某种焦急,一种想要更多、不安的渴望,以及类似口渴与不得安宁的追寻。
《福音》提供我们关于静默不同的榜样:暂时失语的匝加利亚(路1:22)。在领受天使的祝福(路1:29)以及牧羊人向世人传扬救世主诞生的讯息之后,把一切默存心中,反复思想的玛利亚(路2:19)。还有在朝拜圣婴之后保持沉默的贤士们,选择不回去告诉黑落德王婴孩的下落,走了另一条路离开(玛2:12)。圣若瑟将天使藉梦境告诉他的话语付诸行动,即使他默默无语,他对玛利亚和耶稣而言却是相当稳固的临在。耶稣在长时间独处的静默中,渐渐长大成人(谷1: 35)。
虽然有许多静默祈祷的方法,却没有一个所谓“正确的方式”。因为祈祷不在于方法,而是我们与天主的关系。祈祷所需要的,是我们敞开心扉,安置自己于天主的临在之中。天主会完成其余的工作。因为“厄玛奴耳”(Emmanuel),天主与我们同在。
在这将临期中,让我们腾出时间与空间,默想福音里“静默”的圣善榜样,准备好心灵,静候基督再次的来临。
文:玛琳娜‧麦科伊 (Marina Berzins McCoy)
文章来源:IgnatianSpirituality
图:canva.com
*2024将临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