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纳爵灵修邀请我们持续觉察内在的动态,并完全诚实地面对我们的感受。愤怒是一种感受,就如同喜悦、悲伤、讨厌和其他种种情绪一样。我们的任务是去觉察这些感受,并且分辨它的来源,以及我们要如何回应。

当我跟我的灵修辅导提到,最近自己的祈祷很平淡、无聊时,她问我内在是不是有种在生天主气的感觉。我马上坚定地问答:“没有!”我知道自己不该对天主生气,把生活中的挑战与不顺利归咎于祂。她又再问了我一次:“妳在生天主气吗?”

我坚持我的说法。“没有,我只是觉得平淡而已。祈祷让我觉得疲惫,好像什么都引不起我的兴趣。”但当她第三次问我同样的问题时,愤怒开始从紧紧关住它的柜子里冲了出来――一部分是因为它早就计画要把我加诸在它身上的枷锁打开,一部分是因为它已经在过去几个月变得愈来愈大,我的柜子愈来愈没办法关住它了。

觉察与诚实
依纳爵灵修邀请我们持续地觉察内在的动态,并完全诚实地面对我们的感受。愤怒是一种感受,就如同喜悦、悲伤、讨厌和其他种种情绪一样。我们的任务是去觉察这些感受,并且分辨它的来源,以及我们要如何回应。它们是来自恐惧?邀请?诱惑?爱?光明之神?黑暗之神?

拒绝某种感受,或者把这种感受放进柜子里锁起来,就是拒绝真诚地分辨,也拒绝真诚地回应。天主在我们所是之处与我们相遇,我们不需要戴上万事OK的面具。情绪本身并不坏。它们来自天主塑造我们的人格和大脑。我们的工作是妥善地管理它们,并借着它们分辨如何使我们的生命圆满:与天主合一。

我一直认为我现在“应该”要开心,为我所得到的一切感恩。但我没有。所以,我没有在祈祷中打开自己情绪的柜子,承认我当下的真实感受,反而逃避祈祷,逃避与天主的亲密互动。

我没有生哪个人的气。我没有因着自己做的错误决定而生自己的气。但愤怒就是在我心里不断膨胀。我开始在自己的灵修笔记中写下想跟耶稣说的话,告诉祂我内在的感觉。我告诉祂我痛恨每天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生活。我愈来愈感到害怕,失去对未来的期待,容易嫉妒别人。这些都让愤怒在我心底滋长。我用一些无法在这里写出来的字眼跟耶稣诉说我的心情,光写下这些话就让我的血压升高。我们的情绪反应肯定会引发我们身体的反应。有一种面对愤怒的诱惑,是让它在我们心里面自由地滋长、壮大,最终让它主导我们的行动和看事情的观点。这种处理方式所形成的憎恨,对我们的生命是有害的,它就像我们灵魂中的污水池一样。

迎向恩宠的邀请
另一种面对愤怒的方式,是让天主的恩宠推动我们,接纳那些我所无力改变的事实,并且宽恕,最终能够感谢。就是将“神操”中从第三周走向第四周的动力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天主无限的爱超越了我们的愤怒。我没有办法启动这个恩宠的动力,我需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天主,对天主的恩宠开放。最终,恩宠会进入我们的心中。

现在,当我在祈祷中回顾我的一天时,我会特别留意今天有什么事情让自己生气。我可以想像自己和当天的经验、感受坐在一起,渴望和他们开放地聊聊天。然后,我会让它们每一位,包括愤怒,说说他们想说的。借着天主的帮助,我开始分辨是什么引发了这些情绪,我又要如何回应。大多数时候我会从这过程中学到些东西。有时候我就只是和天主一起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辛苦,让祂给我力量面对明天。我也常常会留意到,让自己变得愤怒的模式(例如看了太多电视新闻!)。有一次,内在的愤怒要求我去处理一件不公平的事,但我早已学到不要让我的愤怒控制我的行动。我就是简单地回应:“愤怒,谢谢你提醒我这件事。我听到了。我会跟天主祈求怜悯和勇气来处理这件事。”

有些时候,愤怒只是在那里咆哮,而我不需要给予任何回应。但是在我持续地允许愤怒在祈祷中狂暴地表达自己之后,透过我的灵修笔记或与灵修辅导的谈话,最终发现到天主欣赏我的诚实,并给我恩宠听到祂对我说:“你所说的都没错。来,做个深呼级。我的爱比你的愤怒更大。默观这神圣的爱,而非将焦点放在你的愤怒、恐惧或憎恨之上。你会慢慢好起来的!”

文:丽莎.克利 (Lisa Kelly)
翻译:转载自天主教静山灵修中心部落格
文章来源:IgnatianSpirit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