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上任以来,对贫困者及社会边缘人士始终表达亲近与关怀。近日,柬埔寨马德望的宗座监牧将耶稣会班迭普立工坊身障者手工制作的“湄公椅”赠送给教宗,作为他与无数重获尊严的男女和儿童团结一心的象征。向教宗献上这把轮椅,也是对普世人类发出的呼吁,鼓励大家拥抱慈悲、疗愈与和平。
2024年10月23日的清晨,柬埔寨马德望的宗座监牧,耶稣会士恩里克.费加雷德神父(Fr Enrique Figaredo, SJ)代表“班迭普立”(Banteay Prieb)轮椅工坊将一把名为“湄公”(Mekong)的轮椅致赠教宗方济各。“湄公”一词意指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一条河流,流经柬埔寨。
“班迭普立”位于金边近郊的村落,是耶稣会柬埔寨服务(Jesuit Service Cambodia)于1994年为身障人士提供技术训练的中心。该中心旨在协助当地许多遭受地雷、集束弹或受战争影响的身障青年,透过轮椅工坊参与手作轮椅,改善自己及他人的生活,为生命带来一线希望。如今,该中心制作的一把轮椅从柬埔寨送达梵蒂冈,作为教宗方济各与世界各地众多弱小者团结一心的象征。
“湄公椅”专为柬埔寨身障人士的独特需求而设计,由木材和金属框架制成,配有三个轮子,适合在崎岖的地形使用。这把椅子不仅是许多身障人士实现“身体独立自主”的关键要素,也是重获生命目的的象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匮乏的乡村地区,没有行动能力的人往往被社会大众遗忘。对于身障儿童来说,获得“湄公椅”意味着有更大的机会上学,而对于成年人而言,行动能力则代表取得生计的可能。
教宗方济各上任以来,从不间断地倡导对贫困弱小者及社会边缘人的关怀。接受这份礼物,意味着教宗与那些重获尊严的无数男女和儿童并肩同在。这把手工制作的轮椅体现了柬埔寨人民的复原力,以及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一切必能克胜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向教宗献上这把轮椅,也是对普世人类发出的呼吁,鼓励大家拥抱慈悲、疗愈与和平。

发起致赠活动的恩里克.费加雷德神父表示,“湄公椅”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那些捐赠椅子的人,因为他们见证了这些椅子带来的变化。一把椅子恢复了希望,并对现实提供了新的视野。”这位耶稣会士也认为,轮椅近似于“圣事”——外在的一个标记,转化了领受者的内在生活,为他们开启了机会的大门。
当这把轮椅被呈献给教宗方济各时,它承载着无数战争幸存者的故事,以及许多人将个人苦难转化为善的力量的希望。“湄公椅”从柬埔寨到梵蒂冈的旅程象征著,无论距离多遥远,生命的尊严是世人普遍共有的。
文:耶稣会罗马总院/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摘译
图:耶稣会罗马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