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玛利亚在你心中,是个高高在上的完人,还是位平凡的母亲?她是否也会为儿时的耶稣无法融入同侪、发展落后而感到心焦?将玛利亚从高处的尊位上放下,与她肩并肩站着,并默观她和耶稣的日常生活, 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与玛利亚的共通处,比我们曾经以为的还要更多。
我发现我自己,常常想知道圣家平日的家庭生活,尤其是玛利亚和耶稣一起生活的日常时刻。这或许因我自己也是位平凡的母亲,我渴望感受与圣母有着如家人般的关系,她对我的信仰不可或缺。然而,我太常把玛利亚奉为完人。她虽然值得如此的尊敬,可是我一旦将她“供奉”于尊位上,然后站在她的下方,我就落入一个陷阱,相信我此生能肖似她的程度,也只能那么近了。
当玛利亚立在尊位上,她往往就像我在 Instagram 上面看到的完美母亲形象。她总是安静又慈祥。她要不就是带孩子在家自学,每天都为孩子排了完美课程,极有耐心的母亲;要不就是永远找得出时间陪耶稣做功课,身兼职业妇女的母亲。此外,她每天晚上,将自己烹调、营养丰富的餐点,在恰恰好的时刻端上餐桌。在玛利亚的晚餐桌旁,谈话的内容总是丰富而多样,而且她是完美的倾听者,将所听到的一切默存心中,并存放在井井有条的记忆整理盒内,在这方面,她从未失职。
我偶尔想知道,如果把玛利亚安放在这样的尊位上,并为她的一生绘出一幅完美的图画,其实是否对她有害?毕竟,天主选择一个平凡的人类孕育天主子。祂派遣一位天使到一座小乡镇里,一个贫穷、目不识丁的年轻女孩面前,邀请她作耶稣的母亲。在我内心,我就是不认为天主想要她当个完美的母亲。
事实上,我认为天主想要她当个凡人。
近来,我始终按捺不住自己的渴望,设想玛利亚更为人性、更为平凡的一面。 在耶稣诞生与祂的死亡之间,我益发尝试去默观那些不为人知的时刻。在如此的默观中,我想像著某些时刻,例如玛利亚遇到回家时心情低落的耶稣,因为祂很难融入同龄的孩子。祂终究是个沉思者。若是祂一直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会怎么样呢?假如他们就是无法“了解”祂,又要怎么办呢?我也想像,小耶稣的发展已经落后的可能性。也许祂一岁时还不会走路,到了两岁也不会讲话。但我们当代的某些伟大思想家,也曾发展得比别人缓慢。在这个想像的过程,当玛利亚鼓励耶稣,试试看只要说几个字就好时,我几乎可以感觉到她的焦虑。我能感觉她内心的痛苦,有个声音说:“也许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我可以感同身受,因为我曾有相同的经历。
默观玛利亚与耶稣的生活日常,这些时刻给了我极度的平安。它们帮助我,感到与天主之母有更亲近的家人关系。它们帮助我,把玛利亚从尊位上取下一段时间,与她肩并肩站着。它们帮助我,感到我与她的共通点,可能比我以为的更多。
文:葛蕾茜·克劳德尔 (Gretchen Crowder)
文章来源:IgnatianSpirit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