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渐转凉的秋天,耶稣会台湾地区的院长及工作主任们从南到北齐聚一堂,在台北耕莘文教院召开下半年工作主任会议,分享这半年各自在使徒工作上的领导经验,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这次聚会增添了不少新面孔,为团体注入不同的活力。大家在分享、培育、共融及资讯交流中度过充实的一天。
2024年10月17日,耶稣会中华省台湾地区院长及工作主任们齐聚一堂,在台北耕莘文教院召开工作主任会议,分享这半年各自在使徒工作上的酸甜苦辣。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聚会增添了五位新面孔,分别是: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张淑芬主任、辅仁圣博敏神学院崔宝臣校长、辅仁大学耶稣会使命室冯汉中主任、新竹内思高工甘露校长,以及耶稣会圣博敏神学院团体院长聂世平神父。
会议以早祷揭开序幕,在简单分享每人当下的心情之后,便进入上午的培育主题:“爵式领导”(Ignatian Leadership)。首先,与会者从既有的认知及经验出发,在小组中分享个人所理解的“爵式领导”要点,及其与个人实际领导经验的共鸣之处;各小组再用一两句话整合描述依纳爵式的领导。每组的分享都有不同的亮点,但同时又指出相同的方向,显示出“爵式领导”特有的本质:从内心出发、倾听、爱、关系、过程、信任、弹性、赋权等。
随后,省会长董泽龙神父引用《用深度领导:21世纪依纳爵式领导实践者指南》一书,与大家分享“爵式领导”应关注的面向及目标。紧接着,董神父带领大家做省察祈祷,让与会者在天主的光照下,透过默观自身的经验,聆听天主对自己的邀请及肯定。祈祷沈淀后,大家进入小组灵修交谈,分享个人的体会、也聆听他人的领悟。午餐前,与会者再回到大组中,分享个人从中获得的启发和触动。

下午的“爵家伙伴”,主任们挑战“PAP 愿景排一排”小活动,考验默契和对PAP共同愿景的熟悉度。PAP 是中华省“省使徒计划”“Province Apostolic Plan”的缩写,这份省使徒计划从2022年启动,预期执行至2029年;计划的愿景为“从依纳爵灵修及富创意的合作中汲取灵感,我们——会士及使命伙伴——渴望与众生(尤其是青年及匮乏者)同行,走向和好,成就一个充满希望和喜乐的未来。”每位主任背上分别贴著 PAP 愿景的片段,在“不讲话、不把纸条拿下来、八分钟内完成”的三点规则下,要将片段依序排回完整的 PAP 愿景。省会长、省佐及院长们则担任观察员的角色,从旁默观主任们执行任务。一开始主任们面面相觑,看似不太有头绪。彼此观察阅读他人背上的字词后,开始有人比手画脚、或直接拉着他人移动,句子逐渐成形。然而,当领导者太多、想法又不尽相同时,便开始发生同一人被移动多次、句子打结的情形。八分钟之后,任务宣告失败。所幸,经过三分钟讨论之后,大家重新挑战,并且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了任务。

怀着“在一切事上找到天主”的依纳爵灵修精神,这看似简单的游戏,带给了大家许多反省的材料。有小组分享知道中华省有共同愿景,却不熟悉,应该要常常检视单位的方向,保持与省的连结。也有小组分享:与团队一起走向目标时,会有需要领导和被领导的时刻,两者都很重要,除了领导,也要学习放手信任、被领导。通过这个小活动,小组也延伸讨论“对耶稣会工作主任与院长之间合作的建议”,进一步澄清工作主任与院长的关系,并期盼二者未来有更多的连结。

除了分享、培育、共融,工作主任会议还有消息布达、资讯分享的重要功能。此次有儿少保护办公室及职安计画的进度报告,各单位也利用时间分享单位近况及宣传。会议尾声,由省会长总结并带领结束祈祷。经过一天“爵式领导”的培育及共融后,这群分布在宝岛各角落的领导者带着满满的祝福和能量,回到各自的岗位,蓄势待发。
文:林育如,中华省省会长秘书
图: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莫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