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四年级学生邱彩蓁,在今年暑假和同系副教授刘希平老师、一位工程师及其他三位同学,在耶稣会的协助下,远赴东非坦桑尼亚服务。她在当地小学为学生进行水教育,那成了她一辈子难忘的经历,也为她的心灵上了宝贵的一课。
水教育的内容包含水的知识、水与健康的连结,以及制作净化水质的过滤装置。邱彩蓁分享说:“坦桑尼亚的孩子们充满活力和好奇心,他们专心投入于课程并提出了许多问题;不仅接受我们所传递的内容,也在认真思考后分享他们的反思或疑问。我很开心,能和那群对学习抱有热忱的学生们讨论与交谈。”

在坦桑尼亚生活后,她对于在台湾的生活更加珍惜和感恩。她坦言,直到出发前往非洲,在当地遇到热水和电力供应不稳定、看见努力靠卖纪念品赚钱维生的人们,方才意识到自己平时在生活上拥有多少事物,也让她对自己现有的一切感到知足。
待在坦桑尼亚的这一个月里,学生们有很多机会能和耶稣会的神父及圣洁玛 (St. Gemma Galgani,又译圣瑰玛) 的修女们一起共事。她说:“我对神父的第一印象是,他们非常善于沟通和社交。当我们为了搭建滤水设备在市区采购工程建设材料时,他们会大力帮助我们和当地的摊主协商谈价;而修女们总是贴心地关照我们,并时时确认大家的健康与适应状况是否良好。有修女的陪伴,我感受到满满的温暖、爱与感激。”

抵达坦桑尼亚的第一天她即发现,学生住宿的修道院,让人感到舒适且功能齐全,房屋周围的庭院也令她感到放松。一走入修道院, 原本街道上充斥的多种声音,包括交通的噪音、嘈杂的人声、吵闹的音乐等等,就变得单纯了,取而代之的是从教堂传来的歌声、屋外鸟儿的叽叽喳喳,她十分享受这份宁静与神圣。
她也在孔多阿 (Kondoa) 的圣洁玛修女院参加过两次弥撒,感受到神职人员投身教会服务的虔诚和热忱。

虽然邱彩蓁不是教友,但在这趟非洲行中,她也感受到天主的临在,让他们得以度过重重难关,并平安顺利地返家。最难忘的就是,在旅程最后两周,团队遇到了一些财务问题;每当他们预算快耗尽,工程建设却尚未完成之时,总会冒出一些解决方法,让所有的问题都慢慢迎刃而解。
这次体验对邱彩蓁来说,确实收获丰富。除了走了一趟内在旅程,还提升了她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英语口说等能力。她补充说:“当然,出国时体验到各种文化差异,也拓宽了我的视野,看到国家公园一望无际的景色,更让我感受到自然界的磅礡与伟大。”

文/图提供:辅仁大学公共卫生学系 邱彩蓁
文字整理:莫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