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毕业就被天主“抓”入耶稣会的黄辉友修士,望会4年、准备1年、入会11年。经过耶稣会16年的培育之后,他来到修道奉献生活的一个新里程碑,将于7月6日领受执事圣秩。一起来分享他的圣召历程。

Q:修士经过耶稣会16年的培育,修道生活与你最初的想像是否一样?
我有很多的改变、改善。望会前,我的梦想就是长大的时候可以当个本堂神父,好好服务就好了。被耶稣会抓到后,经过它的教导、领导、训练和帮助,让我渐渐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修会。感谢天主给我很好的机会,让我在耶稣会中慢慢找到耶稣是爱、耶稣是真天主、耶稣是道路。我相信天主会帮助我往前走。

我高中一毕业,爸爸带我到耶稣会的望会院做三天避静,那之后我就在望会院待了四年。我听从长上的建议,考取大学英文系,虽然一开始很多门课考试都未通过,很累也难过,但后来渐入佳境。

感谢天主的带领,让我顾好学习。后来到台湾学中文也很难,但我回想起这段大学的经验,“跟天主学习,什么都不怕,慢慢学”,很受用。

小时候我一起床就划十字圣号,然后祈祷“耶稣我要跟祢一样好,每天都一样好”。入了耶稣会以后,我的祈祷变成“耶稣我要跟祢一样好,明天比今天更好”,它成了我的座右铭。

望会时的黄辉友修士 (站立第一排左二)
望会时的黄辉友修士 (站立第一排左二)

 

Q:你很年轻时就入会,过著与同年龄的朋友截然不同的生活,是否曾犹豫或怀疑自己的选择?你怎么克服?
天主召叫每个人的时间不一样 ,就像我十八岁开始望会,但同班同学有人四十多岁才入会。《圣经》上葡萄园的工人,不管早来晚来,都是天主的安排,不是因为谁有功劳或谁厉害。

晚来的人,可以和我分享他们在外面工作、恋爱等各种经验,丰富我,帮助我了解许多人的生活样貌。而我早入耶稣会也有帮助,就是有很多的时间慢慢学习、慢慢习惯耶稣会的生活。

 

Q:修士来台湾6年,修会的团体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感到最喜欢或困难?
刚到台湾时,对我最困难的是学中文。那时一到吃饭的时间压力就很大,不知道该跟其他人说什么话。但现在什么都可以说,虽然无法像母语说得那么深入,但可以跟神父或别人开玩笑,就像在我老家一样,这让我觉得,第二个家就在这里。

团体就是使命,如果没有把团体生活过好,就无法帮助圣召。但面对年龄背景文化大不相同的弟兄,我也遇过很难接受的情况。但我的神师提醒我,要对别人保持谦卑、开放,为我们难以接受的人祈祷,这样才能让圣神来改善、让天主来帮助。现在我遇到同样的情形,就是尊重对方、为他们祈祷,并接受他们。

我跟耶稣说:“好,请帮助我跟随祢到底。”不管在哪里,我都要服务到底。只要是使命,不管喜欢或不喜欢,都要光荣天主,跟圣母一样说OK就对了。所以我现在是平安、快快乐乐的服务和学习。

黄辉友修士哲学培育结束时,与越南省省会长及父母合照
黄辉友修士哲学培育结束时,与越南省省会长及父母、妹妹合照

 

Q:贫穷、服从、贞洁三愿,哪一个圣愿对你最困难?
我觉得服从愿最困难。如果是服从院长或是长辈,比较容易,因为他们成熟有经验。我会想,天主和院长或长辈,要我做某个工作,就是使命。

可是如果年纪跟我相仿或是比我小的人领导我,就比较难服从。若他们给了太多建议还是方向,我怎么服从?如果他不好,我服从吗?

我会祈祷、分辨,征询长辈的意见,也跟对方多讨论、一起分辨,如此做才能找到最好的使命。

 

Q:修士对未来期许?会想以自己的专长做什么服务吗?
我入会是为了服务他人,跟耶稣的要求一样。很多人还未认识天主,我要把学到的东西,特别是神学,应用至牧灵的工作,帮助教友,深入他们的信仰生活。

我从小在天主教的家庭长大,看着爸爸妈妈的服务,还有我们的弟兄,也为教堂服务。我会想,要做什么,好有意识地去帮助别人?

未来我可否当本堂神父?还是我可以为了穷人,变成一个好厨师,煮饭给他们吃?还是跟基督生活团,开个小小的餐厅,用赚到的钱帮助穷人?或者免费,请他们每天来吃就好?

耶稣讲道理时看见很多人饿了,就对门徒说,你们要给他们吃的吧。那现在,我们要用什么给穷人吃?教宗也说,穷人是重心,所以我们要多关心、多爱穷人。这是我小小的心愿,如果有这个机会的话。

黄辉友修士喜欢喂饱大家肚子,也渴望滋养人灵
黄辉友修士喜欢喂饱大家肚子,也渴望滋养人灵

 

Q:可否谈谈在你培育的过程,影响你很深的一个人?
我在初学院的院长和神师李光憧神父 (Fr Quang Chling Le)。他是个简单有深度的人,很慈悲。我从初学院开始学习他的谦卑和贫穷,一直到现在,我还应用他的想法、榜样。

有人问我,我现在在神学院了,可以很自由地生活,为什么还要保留初学院的习惯?我仍保留简单的生活,因为我觉得越简单、越自由。我在耶稣会还是个小孩子,尚不完美,所以仍要像在初学院那样,以耶稣为榜样,继续改善自己。

 

Q:修士来自一个有九位成员的热闹家庭,请谈谈家人对你的影响?
我妈妈是很虔诚的教友,小时我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跟着她去教堂参加平日弥撒,回到家大约五点半,继续和她一起做早餐给家人吃,七点半再出门上学。我最怕跟她一起唸玫瑰经,有时唸著唸著就睡着了,醒来时妈妈还在唸。但那是我感到最平静、最温柔的时间。

这种平安,让我充分感受天主的爱。直到入了会以后,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大,让我想跟别人分享,帮助他们也感受耶稣给的平安、圣神圣化的平安。

我在大自然中长大,看着爸爸妈妈也很爱大自然,在自己的土地上种菜、为它们浇水、施肥。耶稣也花了差不多30年,过一般的家庭生活,学习怎么当好人、好孩子,也帮助圣母和圣若瑟做事。过贫穷的生活,需要工作、劳动,能养活自己才可以帮助别人。

受到这些影响,加上读了教宗的《愿祢受赞颂》,我也在会院的后院种很多可吃的植物。每个人力行环保的方式不同,有的省水省电、有的去爬山,我的环保是,即使在我睡觉时,植物仍在成长、仍在净化我们呼吸的空气。

黄修士 (左三) 的父亲掌镜的全家福
黄修士 (左三) 的父亲掌镜的全家福

 

Q:可否请修士给有圣召的青年一些建言?
圣召不是从单方面来,首先天主召叫我们,但也需要我们回应祂,说:“我愿意”。它不是天主自己的事,祂也需要我们跟祂合作。

我不是完美的人,可是我感受到天主的爱,听到祂给我机会跟随,所以我回答,我愿意、我愿意,于是变成一个美丽的圣召。

年轻人不要怕,我在老家长大,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天主自有方法,让我们每个人走不一样的路,却朝向同一个目的,就是为天主服务、为他人服务。

文:耶稣会黄辉友修士口述 耶稣会中华省通传中心整理
图:黄辉友修士提供

黄辉友修士家乡的田野
黄辉友修士家乡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