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爱戴的耶稣会会士王秉钧神父于2月20日安息主怀,殡葬弥撒于3月2日在台北圣家堂举行。包括约三十位主礼共祭神父在内,近七百人前来吊唁,圣堂座无虚席。王神父的外甥女乔吉雅 (Giorgia) 也再度飞来台北于弥撒上致词,感谢众人对王神父的陪伴与照顾。
耶稣会于2024年3月2日,为会士王秉钧神父(Fr Gino Picca SJ)于台北圣家堂举行殡葬礼仪,王神父曾两度共十年的时间、担任圣家堂的本堂主任。台北湿冷的室外气温约12度,但圣堂内座无虚席,大概有近七百人前来吊唁,一直到弥撒讲道的时间,仍然陆续有教友前来。
和蔼可亲、来自意大利韦莱特里 (Velletri) 的王秉钧神父,如同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O sole mio),总是面带微笑,像一道和煦的阳光,温暖地照耀大家,跟谁讲话,炯炯有神的蓝眼珠就专注地看着对方。他于今年元月3日的那一跌,令无数爱戴他的人心痛担忧不已。从那时起近两个月来,亲友们无不为他竭力祈祷、轮番探视,并在各个通讯群组和社交媒体上不断交流着王神父的最新状况、分享个人与他往来的小故事。
其实在元旦不久前的圣诞期期间,接近85岁的他,仍于12月26至29日间,亲自在彰化静山灵修中心带领教友做四天的年终避静,期间也曾跌倒,但仍将避静带完。王神父真的为天主、为他牧养的羊群鞠躬尽瘁,直至倒下。
在2019年他庆祝晋铎50周年时,即使年高80,提到服务和奉献仍满腔热火地说:“这是我今天的感恩,可以说梦想,能够一直到最后,让耶稣生活在我内,而且让祂帮助我越来越接近祂。”

殡葬弥撒由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董泽龙神父主礼,台南耶稣圣心堂本堂主任吕晶器神父、耶稣会台湾南部团体院长杜乐仁神父襄礼,约三十神父共祭,当中包括圣座驻华大使馆代办马德范(Stefano Mazzotti) 蒙席。一个月前王神父病况危急时,曾远从意大利前来探望他的外甥女乔吉雅 (Giorgia),也再度飞来台北参加殡葬礼仪。与会来宾还包括行政院院长陈建仁先生伉俪、外交部欧洲司司长黄钧耀先生。
证道的吕晶器神父说,在王秉钧神父85年的人世岁月中,有60年奉献给台湾,2018年王神父终于获颁中华民国身分证。他借由王秉钧神父的口述历史《传教士的情怀》,介绍王神父重要的生平。王神父十岁初领圣体当时,即已立下当神父的志愿,16岁初中甫毕业,就进入教区大修院,经过分辨后,清楚听到天主邀请他到中国传布福音。到了22岁,他进入了耶稣会的初学院,之后虽因时空背景因素无法到中国,但25岁时已踏上台湾的土地,从此一辈子待在这里服务,直到85岁。

一甲子的光阴中,王秉钧神父虽身兼数职,但主要的工作都是担任本堂主任司铎,新竹、高雄、台北、台南,都曾有他的足迹。国、台、客语都通且待人亲切的王神父,每到一个堂区,总是凝聚教友的向心力,把该堂区办得有声有色。“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本堂神父”,他的耶稣会弟兄张隆顺神父在《传教士的情怀》里这么写着。
吕晶器神父问:“作为一名传教士,需要做些什么?”要与耶稣有一个好的关系、舍弃自己、服从与付出,这些王秉钧神父都做到了。
吕神父在弥撒上播放一段,王秉钧神父曾于2021年发给新竹教友的语音讯息,通知对方他从台南耶稣圣心堂搬到高雄四维文教院。王神父原以为他到天国前的最后一站是台南耶稣圣心堂,但是“如同每个耶稣会会士,随时待命。会长神父派遣我,那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最后,王神父请该教友转达搬家的讯息给该教友的爸妈后,不忘说:“天主保佑你!Bye bye!”

天主应允了王神父的心愿,他后来又调回台南,人生最后一站真的就在台南耶稣圣心堂。那语音中的最后祝福,仿佛在向殡葬弥撒上的所有人道别。
告别礼后,王神父的外甥女乔吉雅也代表家属致词,虽是照着预先拟好的文稿读,但读著读著仍忍不住轻轻拭泪。“舅舅的一生中有你们每一个人的陪伴,你们用丰沛的热情温暖他、款待他,是我们在远方的亲人无法给的。我们只能借电话、视讯和他联系,他在你们身上得到了拥抱、安慰和鼓励。”她感谢众人,也感谢最后一段时间照顾王神父的医疗团队与安宁团队。
整台殡葬礼仪就在声乐家简文秀女士献唱 《天使之粮》(Panis Angelicus)中结束。紧接着是启灵,所有神长随着王神父的灵柩缓缓离开圣堂,目送灵柩上车。众人以掌声再次感谢王神父的付出,灵车随后载着王神父到长眠之地彰化静山。

王秉钧神父生前每一次较大的异动,总有教友包著游览车陪着他搬迁。无论是从南到北,或是由北到南,这次,是最后一次了。
文:耶稣会通传中心
图:通传中心、倪南华、吴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