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创造了大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亲近祂巧手创造的大自然,即是亲近祂。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的自然灵修课,带领你沉浸于自然,感受天主的神妙化工,更新与祂的关系。
“我好像走进一座森林。”十月初在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展开的自然灵修课,某位学员一走进教室不禁赞叹。
超过两百公分的长方木桌上,摆了一席来自大自然的盛宴,浅色花纹的桌布上,布满了各种植栽、种子、果实、叶子、新鲜的花朵,还有仿佛把时间、香气、颜色都冻结的干燥尤加利叶、紫蓟、相思豆树……绿的、红的、蓝的、黄的、棕色的,各种大地的颜色纷纷前来集合。
带领此堂课的方玉华老师是资深的灵修辅导,她希望学员透过大自然,亲近天主并与祂连结。
课堂一开始,她请十几位学员从摆放在窗台前,颜色缤纷的鸟类明信片中,挑选一张自己最喜欢的,接着所有人围着长桌,以祈祷开始了自然灵修的第一堂课。
这堂课以特别的“相见欢”方式破冰,学员们可以从说明自己为何会挑中手上的鸟类图卡说起,为牠们命名来介绍自己。
方老师率先示范,她挑了高海拔鸟类白头鸫,雪白头上有黑色的斑点,配上黑蓝色的羽翼和棕橘色交错的腹部,再加上晶亮的黑眼睛。白头鸫是方老师始终缘悭一面的鸟,每每在野外出现,同伴唤方老师赶紧去看白头鸫时,牠总是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这个缘故,老师将牠命名为“渴望”。
紧接着,学员们也一一介绍手上的卡片和自己。他们为喜欢的鸟儿取名为“勇气”、“雀跃”、“眺望”、“圆圆”、“备受宠爱”、“生生不息”,所有人借由天主创造的美丽鸟儿来认识彼此。
《圣经 》创世纪中写道:“上主天主用尘土造了各种野兽和天空中的各种飞鸟,都引到人面前,看他怎样起名;凡人给生物起的名字,就成了那生物的名字。”(创19:2)
方老师以这段经文为例问:“名字重不重要?”我们不一定要知道那只鸟的正式学名,但可以为牠命名,如同父母为孩子取名,当中满怀了慎重与期待。我们了解这只鸟、记住牠的特征,才会尊重牠,最终爱牠。
我们时时刻刻都可接触自然,不一定非得上山下海,方老师建议,我们可以亲近一株植物、一只小动物,与它们建立连结,从它们身上感受天主在对我们表达什么?
或是趁秋季,台湾栾树的变化最多样时,像方老师一样,穿上有秋天味道的衣服,漫步在台北敦化南路成排、红红黄黄的栾树下,与季节在一起。这也等于和创造季节的天主在一起。

方老师简单介绍完大自然,课程来到五感的体验。学员们用嗅闻、抚触,最后用特殊的放大镜贴著植物,眼观它们的各部分细节。揉碎的柚子叶、柳丁叶、蒜头叶、青芒果树的叶子,闻一闻后猜得出谁是谁吗?走在街头巷弄,每个角落几乎都可看见的构树,叶子上有毛,背面的叶脉阴阳对比强烈,两侧摸起来都粗粗的。用放大镜看呢?只见叶缘、叶面上,白色的短毛,在放大镜的照光下,显得挺直、白皙,像是装饰绿色衣服的流苏,还有人看到上面有小虫和虫卵。
这个阶段的教室里充满了喜悦惊奇的热闹,赞美天主创造的声音不绝于耳。例如拨开倒地铃淡橘色气球般的蒴果,里面是清楚隔成三个空间,像三间房间。大家联想到圣父、圣子及圣神 (圣灵) 三位一体。而每一个房间里藏着的黑色种子上,还有个白色心型的印痕,仿佛天主的盖章认证。
大家还看到某种蕨类背面,充满秩序之美的孢子排列、大叶桃花心木的种子为了能飞翔远播,长得像螺旋桨的叶片,香椿长得像一朵朵花的种子……学员们不禁赞美天主的化工多么神妙。近距离的观察与体验,让学员又一次亲近受造万物,想像它们如何来到这张大桌子前的生命旅程。每个人都欲罢不能,这个摸、那个看。
收拾兴奋后,终于来到自然灵修课的最后一个阶段,20分钟的默观体验。在开始前,方老师引导学员,先选一样植物,停下来好好看它,与它多点连结,看它激发了你什么。接着留意你的感受,有没有浮出过去什么样的经验,跟过去的连结是什么?之后停留在那里,看它在表达什么,天主要藉这经验告诉我什么?
十几个人在依纳爵灵修中心的里里外外,各自找了喜欢的植物和角落,静默地进行个人默观,时间到了,还有人与所选的植物依依不舍。
在默观后的小组三轮的分享中,学员们真诚地表达刚刚短短的20分钟内,他们获取的经验。
有学员分享,从俯瞰的角度仔细观察可爱但不确定名字的壳斗科果实顶盖,或者是倒地铃黑色种子上面的心型图案,它们的边缘都像是有人把浏海修齐,那真的只有主全能的手才能做到。祂给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路走,但又有一定的限制。方老师则是回应,天主让我们可发挥,又有限制。

也有学员说,她看着倒地铃的三个房间,和种子上的那颗白色心形印记,想起她的家庭也是三人,他们可以各自独立也可以彼此接纳,而共同语言就是那颗醒目的白色爱心。
最后一轮,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从自己的默观和聆听其他人分享后的感想。
有位学员在默观时,欣赏著一串带叶的咖啡豆串,在阳光下呈现的光影、色泽变化。因为咖啡豆的成熟度不一,因此有红、橘、黄各色的豆子错落于枝条上。这些都让她从中感受主丰富的供应,一切都在祂的计画内,我们不用担忧。
她为自己的第一堂自然灵修课总结:“不要担忧自己的事,也要顾念他人。”因为,在森林中不同层次的植物相互依存,也有伙伴提到与家人既分又合的关系。

自然灵修,不只拉近学员与自然的关系,也拉近彼此的关系,等于是透过自然与人,更亲近天主。
第二堂课起,学员们将有三堂课走到户外,最后一堂则是于淡水被自然环绕的圣本笃灵修中心,进行一整天的避静。
欢迎点阅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网页查看开课公告。
文/图 耶稣会通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