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八月底在耶稣会静山灵修中心举办的天主教青年周吗?回忆与感动,依旧温热。在34个场次的工作坊中,基督生活团 (CLC) 团员主持了包括电影灵修和善意沟通在内的4场工作坊。他们体现了主办单位主教团青年组和 Magis 青年中心“所有人都是参与者”的渴望,在带领工作坊之余,团员们也加入其他活动,重新发现自己与静山、与人、与天主的新关系。

难以言喻的充实感动

天主教青年周的想法,最早是由基督生活团的全国总辅导 (EA)、彰化静山灵修中心主任李骅神父提出,希望静山可以每年保留一个特殊时段举办青年活动,后来他把这个想法抛给主教团的姜静与Magis青年中心的林薇,三人最后催生出类似法国泰泽周的形式。

很多年前,曾参加耕心辅导赖玉修女带领团员和青年们到法国朝圣,在泰泽待了一周,我的想像停留在那儿。这次青年周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很特别,有一种说不出的充实与感动,难以言喻。泰泽有音乐祈祷、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工作坊和活动、聚集来自世界各国的男女老少、一起祈祷、读福音、领圣体、工作和分享,多元共融。静山的青年周也是如此。

我回顾时一直在想,静山青年周到底哪里特别?是静山很小吧!感觉特别充实,不论是青年、工作者、陪伴者、神长们,所有的参与者都更能感受到彼此的热情与温暖、兴奋与喜悦,感受到更深、更紧密的连结。

 

CLC的青年小组接到青年周主办单位之一Magis青年中心,征询带领工作坊的讯息时,毫不犹豫地答复了这份梦想与使命的邀请。在街头民调和小组讨论之后,我们提供了“电影灵修”和“善意沟通”各两场、共四个时段的工作坊。

在青年周五天期间,每天同一时段都有四到五个由不同团体提供的工作坊,不限青年,只要人在静山,都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工作坊的性质、形式丰富精彩、多元且充满创意,让人很难选择;我突然发现自己口拙笔也拙,很难说清楚写明白,真的是要亲自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当然也可以选择都不参加,个人静默祈祷,这时候又觉得静山很大,有许多地方让人独自与耶稣共处。

我原以为青年周的活动会吵闹,但其实只是很热闹。即使没有要求严守静默,也维持了安静的祈祷氛围,而我也找到属于自己的祈祷时间和空间。

神奇的事一直在发生
参加第一场善意沟通工作坊的人数很多,让人惊喜。更神奇的是,我感受到同行伙伴们如同耶稣一般的临在与陪伴,让我能放心自由地分享放在心里好久的事情。

 

阎美瑜 (右二) 带领善意沟通工作坊的小组分享
阎美瑜 (右二) 带领善意沟通工作坊的小组分享

 

后来看第二场电影《电子情书》时发现,上午才学到并练习的“善意沟通”,竟然适用于电影情节中:男女主角在现实世界中对话都用“胡狼”语言 (攻击、判断、直觉反应的回话),而在电子邮件往来中,却能用“长颈鹿”语言 (温和、能倾听、表达感受和需要的回应),说出真心话。

另一个神奇的转变是我和静山的关系。这是在静山首次举办青年周,也是我第一次到静山有回家的感觉、第一次对离开静山感到依依不舍。以前到静山,几乎都是因为参加基督生活团的代表大会或生活团日,后来参加Magis青年中心的爵醒行动到静山避静。多年以前自己开车来就常常迷路、很离谱的迷路,当时车上还载满了团员,所以来到静山就是完成任务,赶快回家好好睡觉。后来朱恩荣神父长眠与此,才让我对静山有了感情与连结。

而这一次原本也是抱着出任务的心态来参加,但是第三天的早祷就让我深陷其中。早祷由慈芬修女和Magis中心工作人员泽龙带领:聆听当天的福音,并用肢体表达福音中耶稣和自己的心情感受,然后配合节奏强烈的音乐舞动。天主真好!了解我因时间冲突,无法参加由慈芬修女带领,我最渴望、却只有唯一一场的“肢体灵修—我心舞祷”工作坊,但祂先以早祷满全了我的渴望。

用音乐舞动肢体的早祷
用音乐舞动肢体的早祷

 

共同的渴望
这一周,在静山,不是刻意的,与几位青年朋友聊天互动,言谈中我感受到我们共同的渴望是天主,和人:我们都渴望与人互动分享,人单独不好,我们都需要团体,在主内。当然我们的参与让更多人认识或更认识基督生活团,这次参与青年周的CLC团员,前前后后、老老少少加起来应该有二十多位喔!感谢天主!

邀请您一同支持青年工作 →→→ Magis 青年中心线上捐款请点此处

文:阎美瑜 基督生活团青年小组召集人 & 耶稣会圣召推广小组成员

转载自基督生活团刊物《朋友间》

图:Magis 青年中心 & 基督生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