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趋缓与边境管制的放宽,耶稣会中华省近 20 位年轻司铎在 2023 年中秋前夕相聚于美丽清幽的香港思维静院,在共融的氛围中参与了五天的工作坊,再叙兄弟情。

这次的聚会暨工作坊由中华省新任培育代表 Paulini 神父、中国使命代表 Xavier 神父,以及长洲思维静院培育主任罗家慧女士、台北依纳爵灵修中心方进德神父,和彰化静山灵修中心李骅神父及专职灵修辅导曹志诚先生共同策划,在在地展现了中华省跨地区、跨单位及与平信徒之间“共议同行”的合作精神。

彰化静山灵修中心的曹志诚(右)与长洲思维静院的罗家慧(左)是工作坊的其中两位平行徒协调人。
彰化静山灵修中心的曹志诚(右)与长洲思维静院的罗家慧(左)是工作坊的其中两位平信徒协调人。

此次工作坊的内容以“灵修交谈”(Spiritual Conversation)和“共同分辨”(Discernment in Common)为主轴。为避免工作坊过于“理论导向”,筹备小组提供了五次的个人祈祷材料,邀请年轻会士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对中华省当前的优势、弱点、机遇和威胁加以省思,并对“耶稣邀请中华省派遣读书修士到马尼拉或是在台北念神学,哪个能更好答复会省未来十年的使命”做出分辨。祈祷之后,每人将祈祷的果实带回小组做灵修交谈,并轮流演练协调人(facilitator)的角色,之后再回到大组进行报告和交流探讨。

整体而言,多年不见、平常分散各地的中华省年轻司铎对于本次工作坊最大的感恩,是兄弟之间仍保有着深厚的情谊与共融的渴望;充当小组协调人的两位平信徒合作者也感受到了这一点。这份在共融中体会到的兄弟情也是肯定身分和获得使命之力量的泉源:团体即使命。在真诚的分享中,大家不仅愿意拥抱弟兄的脆弱,也见贤思齐,同时感受到“向上”的正能量,觉得是耶稣要聚集大家,好使中华省这艘小船能乘风破浪。这种团体的联结和愿意彼此扶持及服侍的情怀,也使某些弟兄不停留在过去对弟兄的判断中,而打开了他们看待团体和兄弟关系的新视野。如此的兄弟情与团体感令平信徒协调人惊讶,使他们觉得耶稣会中华省有希望。

平常散居各地的弟兄们相聚一堂,进行大组的灵修交谈与分享。
平常散居各地的弟兄们相聚一堂,进行大组的灵修交谈与分享。

在学习灵修交谈与共同分辨方面,年轻司铎们也都给予非常积极的回馈,其体会较深的部分主要是在灵修交谈过程中对各自与团体的“内在动力”的注意,对耶稣的位置与邀请的意识——耶稣愿意我们走向哪里?——以及对进行细节的体会,这种体会使之前学习到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的内容。有不少弟兄表示,这次学习对其使徒工作有具体的帮助,如堂区管理层的共同分辨、初学院中的灵修交谈等。透过这次学习,还有个别弟兄谦虚地承认自己其实并非依纳爵灵修专家,还需要更具体、更深入地去实践和领会其博大精深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坊期间,中华省前任省会长、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以及现任省会长董泽龙神父也抽空前来共融聚首,主礼感恩圣祭,给予年轻的会士弟兄们劝勉和鼓励。此外,几位在香港接受培育的修士也在工作坊的尾声抵达思维静院,与未曾见面或久违的兄弟们聚首相谈。

中华省前省会长、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为参加工作坊的弟兄们主礼弥撒圣祭。
中华省前省会长、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为参加工作坊的弟兄们主礼弥撒圣祭。

周枢机在圣玛窦宗徒庆日的弥撒讲道中,特别提到耶稣以关爱的眼神注视著税吏玛窦,祂也以同样的目光注视著现今的耶稣会士,包括有问题的会士弟兄在内。周枢机劝勉弟兄们效法耶稣的慈爱,相信天主把大家聚集一处,是要在多元之中学习欣赏,彼此担待、互相包容,怀着盼望和信心一同分辨,迈向未来。弥撒后,枢机也特别留下来与年轻的会士弟兄们共融聚餐,分享彼此的近况。

中华省现任省会长董泽龙神父早思维静院大堂内为年轻会士举行感恩圣祭。
中华省现任省会长董泽龙神父在思维静院大堂内为年轻会士举行感恩圣祭。

现任省会长董神父在工作坊第一次的大组分享中,特别敦促大家阅读总院近期颁布的文件《耶稣会现况》(De Statu Societatis Iesu 2023),邀请大家对耶稣会士的身分(identity)加以反思。他也以美国已故耶稣会灵修大师威廉.贝瑞神父(Fr. William Barry SJ)的话“你们就是耶稣会”(You are the Society),鼓励大家对耶稣会及会省表达关怀。他也分享了最近前往非洲拜访不同会省的经验和心得,同时也跟参与工作坊的年轻司铎进行了提问与回答(Q&A)的环节。

五天的聚会与工作坊虽然画上了句点,与会的年轻司铎们却带着满腔的使徒热忱,怀着在主内彼此扶持的兄弟情,心神合一地继续前往各地,履行修会托付给他们的使命。大家期待下一次的聚会,同时期许自己在团体中、在使命里,与耶稣一起乘风破浪,并以天主的爱燃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