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近日出席了在罗马召开的“耶稣会社会及生态正义领袖会议”,会议结束后她提出以下的问题:如果为此共同使命出一分力意味着我们要更新自己及自己所属的机构,我们会投身参与吗?为能完全地去爱和服务,我们能保持“平心”及所需要的内在自由去改变吗?这是我们每一位必须面对及回应的挑战…
耶稣会社会及生态正义领域的领袖周年会议于2023年6月25至30日在罗马举行。全球六大联会区(Conferences)各派出一名社会服务事工的代表,以及“全球依纳爵式倡议网络”(Global Ignatian Advocacy Networks,一个关心生态、矿物开采正义、移民与难民、受教育权的单位)的四名领袖,借此机会与社会正义及生态秘书处(Social Justice and Ecology Secretariat)的主任和职员,及秘书处的咨询议会(Advisory Council)会面。
打动我的是组员的强烈伙伴意识。对我来说这是本次会议的亮点,尤其是大家的工作处境迥然不同,此点显得更为重要。我珍惜机会去认识每一位与会者所面对的不同情况,其中的挑战及处理方法。不过,重要的是不论大家身处何方,我们的应对手法明显是大同小异的,这包括:渴望陪伴正努力寻求发展的民众和团体、关注民众的最深渴望、进行社会分析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准备好提出带来改变的主张。这些共同的手法凸显了一个事实:我们同属一体,并负有修和与正义的普世使命。
这次会议的特色是安排了祈祷与省思、交谈、资讯共享、分辨、彼此认识与交流,以及轻松小聚的环节,这在我们的日常实践和组织里是常见的项目。

本次会议让我再一次认清耶稣会亚太区联会(Jesuit Conference of Asia Pacific,JCAP)是最多元的联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及宗教方面。多元衍生挑战,甚至区内的多种语言也可以成为大家合作的阻碍。然而,JCAP 的情况也是颇特别的──它给予我们现成的机会,去超越各自的境况;去建立真正的关系作为伙伴合作的基础;积极投入网络,为大众谋福祉。亚太区联会邀请我们每天都要实践缔造和平、彼此款待、成为好邻人。若我们在身处之地能身体力行,同时探索怎样才能行之有效,便可以将经验所得与亚太区以外的人士分享,为缔造和平的举世事业出一分力。
我带着几个问题离开会议:我们会实践所谈论的吗?如果为此共同使命出一分力意味着我们要更新自己及自己所属的机构,我们会投身参与吗?如果这意味着要放弃一些惯常的工作模式和运作架构,因为它们已经无助于实践使命呢?为能完全地去爱和服务,我们能保持“平心”及有所需的内在自由去改变吗?这是我们每一位必须面对及回应的挑战。我相信我们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地区、我们的世界,及耶稣会的运作状况和活力,皆是重要的。
撰文:Julie Edwards,她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家庭治疗师、哀伤辅导员。她是澳洲耶稣会社会服务处总裁及耶稣会亚太区联会社会事工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