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思维静院依纳爵灵修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精心筹办的“依纳爵灵修国际研讨会”于2023年7月1日在香港九龙华仁书院的礼堂正式揭开序幕。虽然当天清晨天空不作美,超过350位渴望加深灵修生活的弟兄姐妹仍风雨无阻地前来赴这场心灵的飨宴。

这场为期三天的研讨会获得热烈的回响,与会者除了来自两岸四地,还有从澳洲、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远道而来的参与者。香港教区周守仁主教当天也亲临现场,出席了上半天的专题演讲。

周守仁主教、董泽龙省会长与主讲者和工作坊带领者合照。
周守仁主教、董泽龙省会长与主讲者和工作坊带领者合照。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从交谈到转化的依纳爵灵修路向”(From Conversation to Conversion- An Ignatian Trajectory),主办单位特别邀请了六位来自不同会省的耶稣会士,就个人、社会和团体三个层面探讨和分享“皈依”对当今时代的意义。另外,大会也在下午的时段安排了多个工作坊,让与会者自由地参与,其中的主题包括:成为一位在基督内的分辨者、研读依纳爵手稿版本的神操、医治的交谈、使徒规划中的分辨、痛苦能否启发皈依、共议同行的灵修、生态皈依之旅、默观心灵画作、从迷惘到希望等。

研讨会第一天的活动透过介绍《神操》中有关“对祷”(colloquy)的操练揭开序幕,随后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董泽龙神父致欢迎辞。董神父除了欢迎和感谢远道而来的主讲者和与会者,并表示“路向”(trajectory,或译“轨线”)一词让人容易联想到“飞行中的砲弹”此一图像,这与圣依纳爵的砲弹经验和众人“走向天主的内在旅程”和“人性的真实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真诚的“灵修交谈”会引发人们心灵的动态,对天主的邀请和现实开放自我,虽然这可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或造成不舒服。

省会长董泽龙神父致欢迎辞。
省会长董泽龙神父致欢迎辞。

来自西班牙的耶稣会士José García de Castro SJ神父是第一位主讲者,他从“皈依的旅程:依纳爵个人的皈依启迪”介绍了耶稣会会祖所经历的六个转化过程,即:生活的皈依、宗教的皈依(转向基督)、贫穷方面的皈依(自我舍弃)、教会向度的皈依、团体幅度的皈依(个人到初期伙伴团体)、向世界和万物的皈依(在基督内得见崭新的一切)。

Fr José García de Castro 分享“皈依的旅程:依纳爵个人的皈依启迪”。
Fr José García de Castro 分享“皈依的旅程:依纳爵个人的皈依启迪”。

接着,爱尔兰耶稣会士 Gerard Kevin Whelan 神父以“运用想像力让上主改变我们:依纳爵式的默观与神操”为题,借用两位耶稣会士伯纳.朗尼根(Bernard Lonergan, SJ)和罗拔.杜伦(Robert Doran)的思想,从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幅度探索依纳爵的先见之明与洞见。

DSC00471
Fr Gerard Kevin Whelan 分享“运用想像力让上主改变我们:依纳爵式的默观与神操”。

此次研讨会的内容也包含了依纳爵式的省察操练、分组进行的工作坊、与主讲者的对谈与分享,三天的活动都以感恩圣祭作为结束。

与主讲者的对谈。
与主讲者的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