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晚上在耕莘文教院3楼 Magis 青年中心多功能教室,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董泽龙神父与近五十位耶稣会的恩人好友们进行了一次精简却又深刻的对谈与分享。尚在神学院的4位读书修士也共襄盛举,带来充满活力的敬拜歌舞,让大家更认识受培育的年轻一代。此外, Magis 青年许菀庭小姐与在 Magis 青年中心实习的阮文书修士则是分享了他们参与国际青年活动和陪伴青年的心得与体会,这些都是当晚难能可贵的分享与交流。

“你们中间谁愿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筹算费用,是否有力完成呢?”(路14:28)省会长董神父一开始就从经文中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规划,但又告诉我们“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4)他表示,如此有张力的两段经文为耶稣会的福传工作下了最好的注解,而我们要做的正是拥抱这恒常的张力,花心力去考量及运用资源去实践它,但在主内却要常怀有一份安稳。董神父也感谢天主格外的眷顾,每年都恩赐数位年青人加入中华会省,使得修会的福传工作后继有人。

省会长董泽龙神父

随后,董神父简要地介绍了中华省 2022-2029 年使徒计划的制定过程与内容。他表示,这份计划受“耶稣会普世性使徒优先”推动,是中华省与平信徒合作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借由“同行共议”、“灵修交谈”和“团体分辨”而拟定的。这份文件确立了本省的愿景、优先事项、目标与行动,以及计划执行时程与跟进评估的方式,以作为中华省往后几年的指导方针。

透过几次线上和实体的聚会讨论后,会省发现耶稣会的优势包括拥有依纳爵灵修的宝贵遗产,彼此合作的意识增加,区域性及全球性的网络连结;但也意识到几个需要加强的部分,包括人力短缺、缺乏具前瞻性之整体计画、沟通与合作的不足。对于耶稣会来说也有几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像是人心对灵修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网络科技的应用;当然,如何克服或减少复杂的外部形势及不确定性、我们信仰被社会边缘化的威胁,都是耶稣会将来要继续面对的功课。

在了解当前的处境及“强弱机危”(SWOT)的分析后,中华省省使徒计画的新愿景是:“从依纳爵灵修及富创意的合作中汲取灵感,我们—会士及使命伙伴—渴望与众生(尤其是青年及匮乏者)同行,走向和好,成就一个充满希望和喜乐的未来。”在此愿景之下,还有另外五项优先事项,分别是:

  1. 有创意地与更广泛的群体,包括无信仰者,分享我们的依纳爵灵修瑰宝。
  2. 培育耶稣会士、伙伴、可能的合作者及青年为达成使命。
  3. 与青年及匮乏者同行,并彼此学习。
  4. 促进体制内外正向且富创意的合作。
  5. 修补裂痕,致力于天地人的和好,彰显福音的喜乐与希望。

修士带动唱

接着,在 Magis 青年中心待了六年的爵醒青年许菀庭小姐进行第二个段落的分享。她在2022年11月代表被培育的青年前往印尼参与耶稣会亚太地区的会议,她分享了四个在这次会议中的体会,第一是与青年同行需要倾听的态度与开放的交谈,第二则是转换视野,在会议中分享亚洲各地青年的现况与渴望。第三个收获则是在整理这次会议报告时深深体会到“我是被爱的,我也有能力去爱。”最后的体会就是真实感受到依纳爵提过的“行动中的默观者”,特别是在耶稣会士身上看到对青年的陪伴,这也帮助她回到台湾教会去感受什么是同道偕行。

许菀庭小姐分享

从越南来台湾三年的阮文书修士正在 Magis 青年中心实习,他除了与大家分享前往泰国参加耶稣会亚太区修士聚会的内容,也分享陪伴青年的心得。他表示,修士聚会探讨的主题包括青年工作者如何陪伴青年,以及各地在圣召推广的方式与心得分享等等,也有很多机会跟青年一起唱歌跳舞共融祈祷。聚会中,他学习到每个地方服务青年的精神,也因为跟其他修士的聚会,他感觉到彼此走在同一条圣召道路上。圣召工作不是推广小组,也不是修道人的工作,而是大家的工作。在青年工作中,修士的体会则是青年们缺乏聆听自己的时间、缺乏被聆听的管道、缺乏安全感。他希望 Magis 青年中心里能协助青年找到安全感,让青年们互相协助、共融成长,进而找到伙伴找到天主,也请大家一起为圣召祈祷。

阮文书修士分享

当天活动结束以前,省会长神父与恩人朋友们进行了提问与回答的交流环节。活动的最后,与会者一起诵念圣伯铎.嘉尼修《为耶稣会奉献的祷文》,并在省会长神父与在场的其他三位神父的降福中画上圆满的句点。

耶稣会向来站在不同信仰、文化及价值观对话的交会点上,在维护正义和平的最前线,希望让福音的讯息跟人们内心最深的渴望相遇。透过这次由耶稣会中华省资发室发起主办的讲座与共融活动,了解到耶稣会与会士们是如何在团体中、在服务中,带领众人更认识天主,更认识教会,也更认识自己。

文/图:耶稣会中华省资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