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在威尼斯带神操和自修,1536年

平静的一年

在依纳爵的生命中,一五三六年是相对平静的一年。他的健康似乎有了好转。他在威尼斯有时间读神学,不过只是自修,因为这个不平凡的城市,竟然连一所大学也没有。他不必为生计操心劳碌,有“一位非常善良博学的人”供他食宿,此人可能就是西班牙领事。依纳爵在一五四零年写的一封信中,形容他是“一位老朋友兼主内的兄弟”。依纳爵在这一年,经常从巴塞罗纳的伊莎贝尔‧罗斯尔,及巴黎的朋友,收到救济品,这使他不用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也不用为食物求乞。他这样无忧无虑地在威尼斯住了一年。

巴塞罗纳的一位老朋友邀请依纳爵到巴塞罗纳作一系列有关四旬期的讲道,依纳爵答复说,尽管他渴望满足这个城市的需要,因为他欠巴塞罗纳的“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多,但他宁愿“以卑微的身分,像个穷人那样,讲授容易理解、不太重要的课题”,并补充说,他一完成学业就会把自己的书寄给伊莎贝尔‧罗斯尔。他在写给巴黎一位恩人的信中说:“我的身体非常健康,并等待四旬期到来,让我可以把学业放在一边,专心于更重要、更持久和更有价值的事”。

信件

在威尼斯,依纳爵并没有把时间全部用来安静地读书,独居的他开始给人写信,有些信件特别谈到教义,例如给巴塞罗纳的本笃会修女德肋撒‧纳匝德尔写的两封信,仔细提到祈祷和分辨神类的指引。若我们细心阅读,不难在字里行间,体悟依纳爵的个人经验。在这些威尼斯信件中,他经常谈到正在影响别人的考验,比当事人还要敏锐。他没有公开批判时弊,并认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不会折磨教会,指出她的罪恶。然而,他对教会 ──“耶稣基督真正的净配”的爱,没有使他看不见教会的弊端。

一五三六年,依纳爵从威尼斯给老朋友即听告解神父米奥拉博士写了一封信。米奥拉曾在阿尔卡拉和巴黎帮助过他,但仍对依纳爵的未来存疑,并拖延不做神操。

依纳爵请求他立刻就做,
“请你做我在以前已请求你的事,因为据我所知神操是人此生既能使自己得益,
又能帮助许多其他人,使他们获益的最好方法。
即使你觉得自己没有这个特别需要,但你会看到,
神操将会怎样出乎你的梦想,帮助你去好好地服务他人”。

米奥拉最终答应了依纳爵的请求,做了神操,结果他于一五四五年加入耶稣会。

神操

依纳爵亦忙于组织一些让人可作灵修谈话的聚会。这些聚会不仅是热心教友的聚会,他更愿借此带人做神操。彷如《若望一书》开首说的,他不能再对亲眼看见过、瞻仰过并亲手触摸过的生命的圣言,保持缄默。

他不是在推销一个学习自制或怎样保持情绪镇定的课程,
他想深入人命运的根源,
并已经帮助了很多人看清,什么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他想让人能够以感恩和服务的态度走向天主和世界,
这就是神操建筑其上的“原则与基础”。

依纳爵给我们留下做了神操的知名人士的大名。后来他给其中一人写信说:“如果你拥有财产(这位收信人来自非常富裕的家庭),财产不应该拥有你,也不应该让任何现世事物去拥有你”。此话成了依纳爵的座右铭,更多是由于他的个人经验,而非理论原则,因为正如他坦言的,他一天比一天更能深刻体尝圣保禄写的:

我们在任何事上,“像是一无所有的,却无所不有”
– 格后6:10。

一位来自马拉加,品学兼备的神职人员,名叫郝塞斯。他一直都想做神操,奈何始终没有实行。最后,他下定决心;在退省的第三天,坦诚自白,使依纳爵十分惊讶:他未做神操前很担心,怕神操会把一些错误的道理教给他,所以他带备一些书籍,以正视听。他的态度是因为“有人给他讲过某些话”。

可以肯定,这怀疑是卡拉法主教灌输给郝塞斯的。卡拉法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任命为枢机,几年后,又当选为教宗保禄四世。神操使郝塞斯获益良多,媲美依纳爵昔日在巴黎的同伴,并表示愿意:“追随朝圣者的生活方式”。

 

反省:
“我认为:神操是人此生既能使自己得益,又能帮助许多其他人,使他们获益的最好方法。
请反省一下,多年来你为自己的灵性生命所下的功夫。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