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巴黎1529年

带神操

一五二九年五月和六月,依纳爵暂停行乞的习惯,用多出的时间“开始比以前更专注于灵修谈话”。这些谈话不是与同他一起上文科的小男孩之间的谈话,也不是在课堂之间进行,而是给三位很优秀的西班牙学生带神操。他对三位的影响巨大,使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他们的行径成了整个巴黎谈论的焦点。做完神操后,这三位大学生把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他们的书,都送了给穷人,随后便住进收容所,并在市内行乞。由于其中两人是学界名人,他们的心灵改变,在大学里,特别在西班牙学生中,引起“一场哄动”。

受责备

大学生的亲戚朋友苦劝他们放弃古怪的行为,当口头劝告无效,便强行把他们由收容所拉出来。之后,两位大学生同意先完成学业,然后再返回这种生活方式。但是,其中一人的皈依,激怒了圣巴尔伯学院的校长。他公开宣布依纳爵把他的学生变成疯子,告依纳爵“诱惑学生”,扬言只要他在圣巴尔伯学院露面,就会当众鞭打他。

就这样,依纳爵要为同伴们出人意表的生活选择负上责任,成为流言蜚语和猜疑的对象。一五四二年,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为一切负上责任”。他影响力的秘密是什么?一切在于他所说的和他所做的,在于他如何说和如何做;在于他如何把自己给予别人。

依纳爵认真对待并真诚地爱那些听他说话的人,和那些追随他的人,亦同样真诚地去爱那些迫害他的人,甚至爱那些利用他的说话,利用他的爱的人。

不顾一切的爱

就取依纳爵初到巴黎,把所有的钱 ── 足够他在巴黎舒适地生活两年的钱,托给一位西班牙人保管,而这人却把他的钱挥霍净尽为例。

一天,这个西班牙人在巴黎失踪了,听说他在返西班牙途中。当他抵达卢昂,打算订船票回家时,却病倒了。他写信告诉依纳爵他的情况和需要。少年时从未憎恨过任何人的依纳爵,在这件事上不仅体现了他慷慨宽宏的一面,他甚至考虑亲自去探望,帮助这个鲁莽无良的年轻人。

他作这个决定是出于一个更崇高的目的:“他想感化这个西班牙人放弃世俗,完全献身侍奉天主”。

就在这时,一个疯狂的慷慨念头在他脑海闪现:他要赤足由巴黎走到卢昂,一路不吃不喝。不过,这是否在试探天主?他在圣道明女修会,清净的圣堂里,考虑此问题,随后在平安中作出决定。

神慰

翌日早上,他起得特别早,打算实行他的决定,但穿衣时,他有强烈抗拒自己这样做的感觉,以致全身瘫痪。虽然仍在跟这个厌恶感斗争,破晓时分,他还是离开了收容所,踏上旅途。他来到了阿让特伊的一间小圣堂,按传统说法,基督的无缝长袍就藏在这里。至此,他在起程前的那种恐惧和厌恶感,一直缠绕,但当他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件无缝长袍,及它唤起的耶路撒冷、基督的苦难与死亡,他的心神得到净化。

就像发了一场恶梦一样,他的忧苦消散了,“一种巨大的喜乐和神慰充满他的心神,他开始大声同天主交谈起来”。

慷慨的宽恕

第一个晚上,依纳爵在收容所与乞丐同床。第二个晚上,他在草棚过夜。第三天,“照原定计划,他不吃不喝,赤足”走到了卢昂。毫无疑问,这个拥有钢铁般意志力的人,是个束身自修,一丝不苟的人;他是中世纪常见的,那些出来帮助穷人的骑士化身。他在三天内,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走了一百五十公里,即接近一百英里的路程,无疑是只有运动员才做到的惊人纪录。

我们虽然标榜了体能上的成就,却不应低估道德上的功勋。依纳爵给那个心情沉重的西班牙病人带来安慰,帮他订了往西班牙的船,并为他写介绍信给自己的朋友。无隐晦的企图,没用糖衣裹着什么,他就这样做了;仅此而已。

 

反省:
曾否有人不顾一切,慷慨大方地帮助你?
你曾否这样助人?

 

(待续)

 

《踽踽独行:依纳爵.罗耀拉》Alone and on Foot (Ignatius of Loyola) 

订购资讯 https://is.gd/kPsA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