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耕神父过去的使命工作中,最长的就是在新竹县新埔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担任教学及行政职位,他在那边服务长达廿四年,其中二十年更是担任学校校长一职。虽然他的职务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但他任劳任怨,从不会让人对他产生有高不可攀的态度。

陈礼耕神父探访芜湖
陈礼耕神父探访芜湖

 圣召历程

陈神父身世坎坷,自小双亲就先后逝世,他于十二岁时进入安徽贵池的小修院,在安庆高中毕业后,因为时局不稳,便辗转去到澳门。在澳门他进了耶稣会初学院,因为个性太活泼,不到一年便转到香港华南总修院继续他的修道之路。

神哲学毕业后,他一九五八年在香港领受铎品,接着被派遣到新竹竹东服务;经过分辨之后,在彰化静山再一次进入耶稣会初学院,那时王敬弘(Wang Richard Ching-hung, SJ)是他的同伴,而初学第二年,他成为李哲修(LeeJoseph Che-hsiu, SJ)的“小天使”。

在菲律宾碧瑶进修神学时,他开始喜欢机器,回到台湾到内思高工任教,经过分辨并与长上商议后,他到西班牙北部希洪市的劳工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系,取得初级工程师资格。

83年庆祝教师节
83年庆祝教师节

使命服务

一九七五年他回到台湾内思高工任教,一年多后被派任为训导主任,三年之后衔命代理校长一职,随后被正式任命为校长,领导内思高工廿年。七十一岁时,陈神父服从的接受长上的建议,从校长职位上退休下来。但为一个会士,他的使命并没有结束,因为他的身影出现新竹、彰化、台北圣家堂、高雄四维,除了担任理家工作,也协助牧灵工作。
虽然大家对陈神父的印象就是一个担任内思高工校长很久的人,但他自己认为神父是他的身份,校长是他的工作,工作可以常常更换,但是神父的这个身份却永远不变。

 

内思老师为校长陈礼耕神父庆生

陪伴青年的经验

担任教职廿五年的生涯中,特别是内思高工这个工业技职学校,他与很多的青年人接触过。他最怀念及看重的是老师们认真教学培养青年就业才能的这一环;学校首要的责任就是用具体的方法,实际的行动去培育青年的人格;特别是教会学校应强调开放教育,着重潜移默化,使青年人和衷共济,薰沐在福音精神的自由与仁爱的气氛中,在自己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成为伦理、社会意识高昂的好公民。

虽然现在跟以前年代的环境及社会氛围不同了,但陈神父勉励所有从事教育的人,身教胜于言教,以德服人,成为青年人取法的对象,作事的楷模,也祈望学校能以耶稣会的精神,继续栽培青年人成为愿意回馈社会的人。

陈礼耕神父校长与毕业班导师合照
陈礼耕神父校长与毕业班导师合照

耶稣会会祖圣依纳爵,常以‘更’的精神训勉他的弟兄们,他留给我们的会训是‘愈显主荣’四字;一切行事都是为了彰显上主更大的光荣,这就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准则。希望天下有心人,都能本此精神,去取舍行事。

 

耶稣会线上捐款/感恩奉献→http://goo.gl/caVS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