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7:14-23
耶稣又叫过群众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且要明白!
不是从人外面进入他内的,能污秽人,而是从人里面出来的,才污秽人。
凡有耳听的,听罢!”
耶稣离开群众,回到家里,他的门徒便问他这比喻的意义。
耶稣就给他们说:“怎么,连你们也不明白吗﹖你们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人内的,不能使人污秽,
因为进不到他的心,但到他的肚腹内, 再排泄到厕所里去吗﹖”──他这是说一切食物是洁净的。
耶稣又说:“凡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使人污秽,
因为从里面,从人心里出来的是些恶念、邪淫、盗窃、凶杀、
奸淫、贪吝、毒辣、诡诈、放荡、嫉妒、毁谤、骄傲、愚妄:
这一切恶事,都是从内里出来的,并且使人污秽。”
需要灵感
- 耶稣再次提醒我们,要反对维持外在形象的行为。相反地,总是要包含内在的动机:往往不是外在的“好的行为”,而是促使我这样做的理由。
- 这些行为本身就像身体的清洁一样无关紧要。但是,相较之下,重要的是,怎样的内心活动正在驾驭他们呢?我必须随时准备好去审视他们背后的意图。
- 看来在耶稣的时代,有人可以极仔细地研究哪些食物是“洁净的”,但是谁也无法检验他们对犯罪,狡猾,骄傲恣意的想望。
- 耶稣宣布:“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玛 5:8)相较之下,礼仪形式的严谨和纯度,几乎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