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耶路撒冷下来的经师们说:“他附有贝耳则步。”又说:“他赖魔王驱魔。”
耶稣遂把他们叫来,用比喻向他们说:“撒殚怎能驱逐撒殚呢﹖
一国若自相纷争,那国就不能存立;
一家若自相纷争,那家也将不能存立。
撒殚若起来自相攻击纷争,也就不能存立,必要灭亡。
决没有人能进入壮士的家,抢劫他的家俱的,除非先把那壮士捆起来,然后抢劫他的家。
我实在告诉你们:世人的一切罪恶,连所说的任何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
但谁若亵渎了圣神,永远不得赦免,而是永久罪恶的犯人。”
耶稣说这话,是因为他们说:“他附有邪魔。”
需要灵感
- 在马尔谷福音中,耶路撒冷的经师们是耶稣最严厉的评论家。在这里他们没有否认耶稣成功的驱魔。然而,他们声称,他自己正如他身上拥有的,是用魔鬼的力量把其他的魔鬼赶出去。耶稣的回应是合乎逻辑且很有说服力,他指出这正是分裂的国度或分裂的家庭中所发生的事。然后他把自己比作一个想要掠夺强者财产的入侵者(强者是撒殚)。用这种方式谈论驱魔是一个有趣且有效的方法。
-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耶稣和他的批评者所分享的世界观,与21世纪的我们有的截然不同。我们需要比平常更加恳切地祈求恩宠,为能了解这个故事与今天的我们有何相关。永远要记得,马尔谷(和其他传福音的人)努力要解释的是耶稣是谁,以及称他为救世主这意味着什么。这是福音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