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领报 【福音:路一26-38】
那时候,26 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27 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28 天使进去向她说:“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29 她却因这话惊惶不安,便思虑这样的请安有什么意思。30 天使对她说:“玛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在天主前获得了宠幸。31 看,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他起名叫耶稣。32 他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他。33 他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他的王权没有终结。”34 玛利亚便向天使说:“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35 天使答复她说:“圣神要临于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天主的儿子。36 且看,你的亲戚依撒伯尔,她虽在老年,却怀了男胎,本月已六个月了,她原是素称不生育的,37 因为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38 玛利亚说:“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天使便离开她去了。
【经文脉络】
随着将临期第四主日的到来,耶稣圣诞的脚步临近了,感恩礼中的经文也完全以将诞生的婴孩为中心。这个主日信友们一起聆听路加叙述“圣母领报”(或“天使报喜”)的故事。这是一篇基督徒十分熟悉的经文,我们先按照经文的结构顺序略加解释,再提出一些反省。
故事以天使出现揭开序幕,由天使离去作为结束,其中的内容是天使和玛利亚之间的对话。借着玛利亚所提出的问题,这段对话被分成两段,重点当然是天使对玛利亚的答复,其中说出这个预许的儿子的独特之处。
天使显现
路加首先提供了一个不十分精确的时间资讯“到了第六个月”,使这一段故事和前面预报若翰降生的故事连结在一起。说明这是一个发生于依撒伯尔怀孕第六个月时的事件:加俾额尔天使奉天主差遣来到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纳匝肋”(参阅:若一19),拜访一位名叫玛利亚的童贞女。
“童贞女”的意思是指一位已届适婚年龄,但尚未结婚的少女,按当时犹太情况大约是十二到十四岁之间。她已和若瑟订了婚约,只是尚未在一起生活(路一 34)。根据当时之犹太习俗,男女双方在订定婚约之后一年左右,才举行婚礼,然后才住在一起生活(参阅:玛一18-24)。若瑟出自达味家族,确保了由玛利亚生下的婴儿是出自于君王性的世家(路一32-33)。
“天主子”:耶稣的“头衔”
天主的使者以人的方式拜访玛利亚,他对玛利亚的问候语,显示出玛利亚是特别被召选的一位:天主赏给她特别丰满的恩宠,并且常常和她同在。玛利亚的反应,凸显了这个问候的特殊性,并且继续将读者的注意力导引至天使接下来所做的解释。
天使首先安抚惊惶不安的玛利亚,指出她得到了天主特别的喜爱。接着,采用旧约中常见的许诺方式告诉玛利亚:她将怀孕生子(创十六11;民十三3;依七14),并且要给祂取名为“耶稣、祂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这里说新生的婴儿将被称为是“天主子”,意思就如同以色列君王在登基之时所得到的“头衔”(咏二7),也如同祂将得到“达味的御座”。
这位将诞生的婴孩将是以色列永远的君王,这一点不但符合当时以色列人对默西亚期待,同时也是自耶稣复活后,初期教会的信仰;当然教会的信仰更超越了犹太传统信仰的范围,宣称耶稣不但是以色列的君王,更是普世的君王。
“天主子”:耶稣的“身分”
玛利亚基于自己尚未完婚的事实所提出的问题,使天使有机会进一步宣报:这个婴孩的诞生来自于圣神的能力(参阅:玛一20),“要诞生的圣者”是“天主的儿子”。在这里“天主子”并非只是耶稣的一个“头衔”,而是指出祂和天主之间的特殊关系,祂的真实“身分”。
最后,天使主动提出一个记号(和路一18中匝加利亚要求一个征兆不同),指出依撒伯尔超乎寻常的怀孕事实,也同样基于天主的权能,并强调:“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
玛利亚:信者的模范
“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玛利亚的答复,表现出她是一切信者的模范。一切蒙召为主以及为圣言服务的先知,都应有这样的态度。至于天使所宣报的这个许诺在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实现,则未报导出来。路加最后提到天使离去,强化了整个故事的“真实性”。
文学性的分析
这一段经文在文学形式上和“预报若翰诞生”的故事(路一5-25)十分相似,反映了初期教会以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宣讲福音的工作。天使所宣报的讯息中,将初期教会宣讲有关“天主子”的二个主要教导:“职务性的头衔”与“身分来源的头衔”,借着玛利亚所提出的问题,相当巧妙地联结在一起。
【综合反省】
路加运用了传统中蒐集到的材料,叙述耶稣的诞生是圣神大能的结果,并且指出:玛利亚之子就是天主之子。然而,由新约的整体观点来看,耶稣从永远就是天主之子,在创世之前便生自于父,而并非在生于玛利亚之后才成为天主之子。
借着这个“圣母领报”的故事,路加希望德敖斐罗和今日的读者确信,教会关于耶稣是“天主子”的宣讲,是正确无误的,读者应该以玛利亚为模范,以信德接受“天主圣言”。
基督徒在历史中不但继续传播了这个福音喜讯,而且也把这个故事按字面的意义了解为一个“历史事件”,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地增添,丰富了教会生活。历史中出现了许多以“圣母领报”为主题的杰出画作,教会也因此特别订定了“天使报喜节”(圣诞节前九个月)。当然这一切的目的并不在于使信仰通俗化,而是期望借着这 个生动的叙述邀请基督徒,在朝拜中不断默想人们永远无法完全明白的“天主子降生成人”的救恩奥秘。
本文转载自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来信吿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