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 160828路 14:1, 7-14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安息日,耶稣进了一个法利塞人首领的家中吃饭;他们就留心观察他。
耶稣注意到被邀请的人,如何争选首席,便对他们讲了一个比喻说:
“几时你被人请去赴婚筵,不要坐在首席上,怕有比你更尊贵的客人也被他请来,
那请你而又请他的人要来向你说:请让座给这个人! 那时,你就要含羞地去坐末席了。
你几时被请,应去坐末席,等那请你的人走来给你说: 朋友,请上坐罢! 那时,在你同席的众人面前,你才有光彩。
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
耶稣也向请他的人说:“几时你设午宴或晚宴,不要请你的朋友、兄弟、亲戚及富有的邻人,怕他们也要回请而还报你。
但你几时设宴,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
如此,你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可报答你的;但在义人复活的时候,你必能得到赏报。”

 

需要灵感

当你让这一幕在想像中呈现片刻,当你听到耶稣在款待祂的主人、宾客和仆役前大声发表意见时,那看起来就越来越像耶稣会士尼古拉斯‧金(Nicholas King在他所著新约“崭新的翻译”中)所称的:一场“悲惨的宴会”。当耶稣提到首席和末席时,有人就快变得面红耳赤了。请想像一个客人在你安排的宴会中有这样的行为举止。

人类学首要规则之一是“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人类彼此为了各种深沉的社交动机而交换礼物,为表达尊重、为表示敬意、为在拥有更高权威的人们面前惯常地谦抑自下、为确保令人满意的(对接受这方)友好行为。而这都是完全正常的。

你认为耶稣实践了祂自己的高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