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多年前从高雄北上工作,以临时工身分受雇担任资源回收车跟车员,后来小郭不清不楚的,被转换到另一子企业社工作。于99年9月13日跟随原工作单位之同事(亦为企业社负责人)执行公务时,因回收车发不动,小郭帮忙处理时被另一辆车之车尾撞到,导致脊椎腰椎神经损伤,膀胱障碍及生理功能障碍等,住院治疗近2个月,出院后,他只能靠轮椅移动并需安养照顾,且复原行走遥遥无期。

医生表示小郭的情况其实并不乐观,最坏的情况就是下半辈子都需要坐轮椅行动,如果复健成功的话,才能勉强用拐杖行走,小郭听到医生这样的评估,晴天霹雳,据台大医院社工表示小郭住院期间确实有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实在是因无法适应这突如其来的转变,除了身体上复健的痛苦外,精神上的折磨更是使得他整个人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受伤时小郭37岁,单身,父母双亡,大哥及二哥,一位在疗养院,一位在服刑中,无任何家庭系统支持。受伤出院后医院社工转介到新事社会服务中心,小郭神情落寞、退缩,似乎一切世事都与他无关,中心社工员协助其向社会局申请安置在养护中心,并协助募集温暖的衣物急用。

由于小郭只知道公司名称,而偏偏雇主未依法为小郭投劳健保,且不愿承认小郭为其雇用的员工,只是以怜悯态度给予一点食物、香烟及金钱而已,雇主也多次以友人身分探视小郭,欺骗小郭签下民事和解书后,才表示其为公司负责人身分,且未提及是否依劳基法补偿。

职灾求偿的不顺利,再加上无法复原,让小郭的心情跌到谷底,人际关系也渐渐退缩,常静静的在角落不发一语沉默著,整个人都丧失了自信,一大堆的问题已压得小郭不知如何是好。

新事社会服务中心邀请耶稣会修士担任志工,以耶稣的爱及爱人如己的慈爱心陪伴小郭。持续近3个月每周去看他陪他玩牌。中心请小郭参加职灾组支持性团体的活动,小郭闭锁的心房渐渐地打开了,也渐渐地开口说话了! 社工协助小郭至劳工局调解及申请法扶诉讼补助,小郭也因中心协助,争取到应有的和解金而得以维持生活。

小郭和解后因无法自行管理和解金,经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与养护中心讨论后,依小郭要求授权新事社会服务中心管理其帐户,后亦经劳保局认定为失能,获得未加劳健保之职灾劳工每月生活津贴,但由于小郭行动均靠轮椅,大小便无法自理,社工协助申请社会局安置在护理之家照顾。

中心社工每月定期访视小郭,并代为到邮局领取每月在护理之家的月费,他生病需要就医时,陪同就医,陪同采买平时难以外出且想吃之食物来解解馋,以及给予小郭心理支持,邀请参加团体活动,鼓励平时多扶著墙壁练习走路与按摩刺激肌肉复健,天冷问候关心、提醒要注意保暖、陪同聊天、说故事、讲笑话、分享励志书籍、倾听沉默寡言的他所说的一字一句,社工更透过同房室友了解小郭不易也不知如何启齿诉说之心理或行为状态,并针对他已蛀坏之牙齿协助找寻医疗资源,以利小郭日后得以欢喜享受美食,社工就像小郭的唯一好朋友,安慰了他的心,困难时唯一的支撑力。

小郭说:”社工来了、很开心”。小郭变得开朗了,也会主动问候社工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工作顺利吗?小郭在三年多时间,也参加新事中心为职灾劳工和家人办的支持性团体,有小团体分享、心理疗愈课、郊游、桌游活动,小郭从安静、被动、退缩成为主动分享、关心别人、团体的开心果,后来被推为班长,彻底转变!

不过可能是因为离开高雄许久,小郭很思念家乡,加上他意识到若是只依靠补偿金,会坐吃山空。因此,小郭主动向社工提起,想要回到高雄居住,并在当地找一份工作重新开始生活,小郭能有这样的想法代表他愿意重返社会,这也显示了新事给予小郭的心灵支持与关怀辅导对他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是小郭并不清楚高雄当地有哪些资源可以运用? 此外,居住的问题也是急需处理的,因此新事协助小郭了解高雄市政府的资源系统,并确定小郭会居住在舅舅家,最后依据小郭的需求,新事转介小郭至高雄市无障碍之家,请该机构能给予小郭所需要的陪伴与心理支持。

社工更是亲自安排小郭从台北到高雄的交通工具,并陪同搬迁。回想小郭的历程,经过中心4位社工的服务,虽然过程中有许多的大风大浪与困境,但看到小郭走出生命的谷底,自己规划出后半生的生涯,在社工协调、陪同下,安心、勇敢实现心愿,渡新生活。小郭的故事也鼓舞了新事继续地协助其他兄弟姊妹解决问题。

本文转载自新事社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