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

谦卑的牧者──马志鸿神父

在教会的圣周四晚上,全世界的教会要重演两千年前基督为门徒洗脚的故事。 在逾越节前,耶稣知道祂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祂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晚餐的时候,祂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手巾束在腰间,然后把水倒在盆里为门徒洗脚,再用束著的手巾擦干。及至来到西满伯多禄跟前,伯多禄对祂说:“主!祢给我洗脚吗?”

静山.马神父

文/范毅舜 我坐在静山修院餐厅窗边,窗外的杜鹃花丛、长青树,繁茂依旧。 这是我在静山的圣境。 我不是个容易放空、安静祈祷的人,修院二楼入内就是得恪守静默的圣堂,除了让我无法久坐,有时反而让我不耐,但在这方圆不大的餐厅一隅,却能让我静下心来,尤其是有音乐、咖啡相伴时,我闭塞的心情总像暴雨后的晴空,辽阔静谧,让我体会到一种入定般的恬适感。

我们的故事┃詹德隆神父 专访(下)

接纳多元化,这是“耶稣会”的一大特色。詹德隆神父解释说:“我们的使徒工作从一开始,就没有限制特定的范围,有艺术家和具各种天份的人加入,像在大陆的绘画修士、在台湾教英语的丁神父等”。 虽然注重各个会士的长才,但“耶稣会”也不愿意走个人主义,而是强调“团队”,大家一起做事情,参与共同的使命。 本集由真理电台节目主持人谢蓉倩专访前耶稣会中华省会长詹德隆神父。      

我们的故事┃詹德隆神父 专访(上)

因着利玛窦,东西文化打开交流的大门,天主教会得以进入中国,外籍传教士踏着利玛窦的足迹,普遍而广泛地展开福传工作。这个节目,访谈不同修会不同国籍的成员,谈修会的使命与事工,兼及个人的信仰心路,大历史与小传记交织共融,怀念中带着前瞻,也见证天主如何临在过去与未来的每个脚印中。

温润和煦 平易谦冲 耕耘上主心田 — 和为贵神父 新书发表会

耶稣会士和为贵神父的新书发表会于2020年11月7日下午在台北耕莘文教院举行,这是“耕莘文教基金会”与“我为人人协会”合办《耶稣会士在台福传口述历史计画》的第十一本书,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新书在发表时,书中主角已不在世、不能亲临为读者签书的一本。

不平凡的时代,平凡的一生──苑祥斌神父

苑祥斌神父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献县西韦家庄,那时候的河北献县是长期由法国耶稣会服务的大教区,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西韦家庄是一个村民几乎都是教友的农村,所以苑家也是很多代的传统热心公教家庭,父母生养三男一女,对圣召非常支持,愿意孩子们全部都去修道,也没有问题,但无奈家贫,孩子连上学念书都不可能,平时都要协助父母下田劳动,而进小修院也是需要学费,所以当时的苑神父并没有修道的念想。

耶稣会亚太参赞区、EAPI及欧亚美民间团体声援释放16位维权人士

今年10月8日在家中被印度国家调查局NIA逮捕的83岁人权行动倡议家,也是耶稣会士的Stan Swamy神父,已经被非法拘捕超过一个月没有下文。 耶稣会罗马总会吁请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要求印度政府立即释放Stan Swamy神父。耶稣会欧洲参赞区社会办公室呼吁社群媒体积极正视事件的变化,并声援其他被拘捕的维权人士、作家、诗人、学生及律师。 耶稣会亚太参赞区、菲律宾亚典耀大学东亚牧灵研究所(EAPI)等机构,日前也发起声援活动。来自罗马、欧洲、美洲及亚洲各国的民间团体,也透过网络响应《释放16位被罗织罪名入狱的人士》的活动,请印度政府正视基本人权及国际舆论。 Stan Swamy神父在印度金柰地区的部落,花了40多年的时间教育并宣导边缘人的权利。Stan Swamy神父于10月8日傍晚,被印度国家调查局干员从其住所被带到西岸大城孟买,随即被关押在Bhima Koregaon监狱。 Stan Swamy神父在被捕前录制的视频中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为此牺牲。 ➡️ 阅读并签署请愿书 https://bit.ly/2FrigkM 🎥 观赏Stan神父视频 https://youtu.be/K_q77clUazw

耕耘上主心田 — 和为贵神父 新书发表会

  2020年11月7日下午,耶稣会士和为贵神父的新书发表会在台北耕莘文教院举行,这是“耕莘文教基金会”与“我为人人协会”合办的《耶稣会士在台福传口述历史计画》的第十一本书,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在新书发表时,书中主角已不在世、不能亲临为大家签书的一本书。 和为贵神父在今年三月9日回归父家,由于当时正逢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重,当时台北总教区发布弥撒暂停的公告,由于人数有限制,许多爱戴和神父的教友无法亲抵教堂,参与殡葬弥撒,为神父送别,因此这次新书发表会,吸引众人共襄盛举,借此追思感念神父的恩泽。 这次主办单位特别邀请了四位与和神父经常接触、关系紧密的神父修女来谈一谈他们所认识的何神父。分别是耶稣会士詹德隆神父与穆宏志神父,还有胡淑琴修女与尹美琪修女。四人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谈和为贵神父,让大家对何神父有一个较周全的认识。 这本新书除了纪录和神父口述内容外,还有许多基督生活团的团员及熟悉和神父的人撰述他们与和神父相处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和神父与许多人谈话、牧灵辅导的故事,娓娓道来就好像和神父在我们身边一样;和神父开导每个人的问题宛如是在解答我们许多人心中的困惑一般。虽然和神父已回归父家,斯人已远去,但看这本书就好像和神父还在身边谆谆叮嘱,温和提点一样。

一位动静皆宜的君子──颜哲泰神父

时代的因缘际会,颜“伯伯”(中外的熟朋友们都喜欢称呼他为〝Pepe〞)的黄金岁月都奉献给了菲律宾。要理讲授和培训师资,以及撰写相关的教材,是他的所学和所发挥的专长。1960年,为马尼拉29所公立中学开设“宗教课”的计画──从无到有、找钱找人、办培训、写教材、说服各级教育主管等──只不过是冲劲十足一年轻神父的初试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