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董泽龙神父 “总之,我们只选择让我们更能达到受造目的之事物,愈显主荣。”(神操#23〉 提笔赶稿,搜索枯肠之际,收到省区电邮送来的文件,是关于总会长邀请会士们去反省及调整省区架构,好能更有效面对普世的使命。前一阵子,也有一份文件从罗马传来,要求会士们对环保议题,跟团体的生活及消费方式作出反省及回应。灵感突如涌至,就定了这个标题。
从平凡中看“更”
圣召|聚会是圣神的化工
这次在罗马总会举行的耶稣会终身修士的国际聚会(2022 年 7 月 3 日至 10 日)是受到长期在中非传教的启发,要求为非洲和偏远地区提供更多的修士去支持。我与来自世界各地耶稣会六个区域的修士代表合作,接办这次聚会的提案,经验到是圣神的作工而得以实现。
圣召|是否终身修士的圣召有时候不受鼓励?
这个聚会为耶稣会的终身修士在历史上是一个好时机,它让我们有机会去反省耶稣会终身修士圣召的将来发展。 安排这次聚会确认了总会长对终身修士圣召的真实关切。事实上,终身修士圣召数量的减少,是一种影响着整个耶稣会的情况。
圣召|到耶稣基督带领我们去服务的地方
总会长Sosa神父提醒我们,会祖与伙伴们来到罗马,将他们自己置于为教会的使命“服务”。耶稣会终身修士的神恩,就是谦卑地见证这样的服务。服务的精神遍流了在场的每一位耶稣会终身修士,以及我多年来所认识的终身修士。服务来自感恩,因为耶稣召唤我们跟随祂。
罗马|终身修士的相互认识及积极临在
40位耶稣会终身修士在7 月 3 日至 10 日在罗马总会聚会,现在谈论他们为期一周聚会的结论和成果,目前言之尚早。事实上,当聚会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验分享、灵性对谈和祈祷时,要去量化”结果”总是不容易的。
修士齐聚罗马分享圣召推动
七月3四到10日,将近4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耶稣会修士在罗马总会开会,分享他们的圣召生活经验,讨论耶稣会修士的陶成,以及推动修士圣召的方式。 耶稣会总会长苏萨神父(Fr. General Arturo Sosa SJ.)自从上任以来,一再表示“修士对耶稣会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包括他自己成为耶稣会士的圣召就是在他念中学时,受到耶稣会修士的榜样所滋养而成。 苏萨神父在会议中演讲,一度脱稿演出,他说了许多小故事,重申他多么依赖修士弟兄好使耶稣会更加完善。 他也提到圣经依撒意亚先知书(Is 6:1-5),他说道:先知被召叫并选择跟随召叫,尽管他觉得自己不值得,但他体验到天主的临在,天主的仁慈使他改变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命也因此改变。先知审视自己的本质,而非作为;耶稣会的修士也是,无论做什么,都是天主的人,他们选择与耶稣作伴,分享他的生命、他的圣言以及他正义的使命,并宣扬天主的国临近了。 来自西班牙省的修士Br. José María Tejedor García, SJ. 分享说,这次的会议仿佛让他回到圣召的起始点,回到主邀请他跟随祂的第一次召唤,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方、但具有相同使命的同伴分享圣召是一份真正的恩赐。 他还说,西班牙省仍然是耶稣会修士最多的省;尽管许多修士年事已高,但仍继续以认真工作和慷慨奉献的精神提供宝贵的见证。 在西班牙省,修士在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建议,应该活化这个圣召,高度关注耶稣会修士的陶成,展现给来到耶稣会的年轻人。 另一位在梵蒂冈天文台工作的修士Br. Guy Consolmagno, SJ.表示,修士远超过仅仅”不是神父”。那么当修士是什么感觉?就好像是一出舞台剧,有大牌演员在前面大显身手,而他们是剧院后台的人,负责灯光和道具。又好像是一支足球队,有人是展现球技的前锋,入球得分,万众瞩目,而他们则是负责防守的成员。修士是团队的成员,担任幕后工作,好让一切都能顺利运作。 他强调,人们喜欢谈论领导技能,但他认为被严重低估的是”跟随技能”,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成为团队成员,做这项工作不是为了吸引众人的目光,而是为了让整个团队取得更大的成功…及愈显主荣。即使有一些修士被安排到领导位置,但知道如何成为团队成员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领导者。
2021 穆宏志神父 入会60周年金庆
https://youtu.be/ZLZbU5TfToU 在辅仁圣博敏神学院教授圣经、拉丁文、希腊文40多年的的穆宏志神父今年庆祝加入耶稣会六十年金庆,他回顾这六十年的岁月,一切仿佛如昨,霎那间转眼即逝,但也幸福没有虚度。 他时时谨记耶稣所说:你们背负重担的人来到我这里,我会帮助你们,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 穆宏志神父担任基督生活团总辅导20多年,许多团员对老穆都满怀感谢溢于言表,他就像是一个老父亲、老牧羊人,他关心、了解每一只小羊,也给小羊们很多的自由,同时也永远敞开他的羊圈大门,如果小羊在外游荡没有回来,他会亲自把小羊接回家。不少团员们都是借由他感受到天主的爱与陪伴。 音乐提供:In His Time 钢琴圣乐演奏集 上智文化事业 https://pse.is/3q9rmc
会士培育|朴正焕神父谈耶稣会士的“第三年”
在中华省晋铎已经11年的朴正焕神父即将于9月前往爱尔兰, 完成耶稣会士培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第三年。 由于受到COVID-19疫情影响, 这个让朴神父期待已久的突来机会, 正好让“感觉有点累,却也累积许多经验”的会士们, 透过这一年的培育更加深对耶稣会使命、依纳爵灵修精神的了解。
懂人的谈德义神父
最后一次收到谈德义神父(Pierre E. Demers,SJ)的信是在去年圣诞节,信中他跟我分享了过节的平安、喜悦、与宁静,但在结尾他却提到:”Here, we”re in the dead of winter: the sun rises at 9 A.M. and goes down at 3:30 P.M. Since I practice no winter sports after 40 years abroad, I”m beginning my hibernation until spring which is very far behind. It”s 4:30 P.M. right now and pitch dark outside my window.”此刻春天已然到来,然而他却选择了冬天,自此长眠!
《总会长苏萨神父》雅鲁伯神父天国新生三十年
三十年前,也就是1991年2月5日,雅鲁伯神父与主相伴的夙愿完满实现。 雅鲁伯神父始终鼓舞著耶稣会士,修会使命同伴,爵氏大家庭,献身生活者以及整个教会。 基督是雅鲁伯神父生命的意义和中心。
耕耘上主心田 — 和为贵神父 新书发表会
2020年11月7日下午,耶稣会士和为贵神父的新书发表会在台北耕莘文教院举行,这是“耕莘文教基金会”与“我为人人协会”合办的《耶稣会士在台福传口述历史计画》的第十一本书,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在新书发表时,书中主角已不在世、不能亲临为大家签书的一本书。 和为贵神父在今年三月9日回归父家,由于当时正逢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重,当时台北总教区发布弥撒暂停的公告,由于人数有限制,许多爱戴和神父的教友无法亲抵教堂,参与殡葬弥撒,为神父送别,因此这次新书发表会,吸引众人共襄盛举,借此追思感念神父的恩泽。 这次主办单位特别邀请了四位与和神父经常接触、关系紧密的神父修女来谈一谈他们所认识的何神父。分别是耶稣会士詹德隆神父与穆宏志神父,还有胡淑琴修女与尹美琪修女。四人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谈和为贵神父,让大家对何神父有一个较周全的认识。 这本新书除了纪录和神父口述内容外,还有许多基督生活团的团员及熟悉和神父的人撰述他们与和神父相处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和神父与许多人谈话、牧灵辅导的故事,娓娓道来就好像和神父在我们身边一样;和神父开导每个人的问题宛如是在解答我们许多人心中的困惑一般。虽然和神父已回归父家,斯人已远去,但看这本书就好像和神父还在身边谆谆叮嘱,温和提点一样。
百岁永续 耕莘常新
赖甘霖神父来自西班牙,住在台湾超过半个世纪,他高龄104岁,比台北101还“高”;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道不尽,说不完。他一生秉持基督的精神,怀抱着热忱与勇气,献身福传,在一切事上“爱与服务”,那也正是他长寿的秘诀。 耕莘文教院是他这一辈子住过最久的地方,感情也最深,半个世纪以来,耕莘有很多的变化,他衷心期望耕莘文教院能为台湾社会提供更进一步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