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会士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成立一个广播电台,为当地饱受识字率低、资源缺乏之苦的原住民,带来巨大的变革。这座电台不只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也让原住民能积极参与民主,为自己部族的处境发声。
《边疆的耶稣会士》第七集:罗耀拉文化行动广播电台
辅大食享冰箱 分享与连结
食物,向来是最能引起话题、维系人与人情感的媒介之一。辅大耶稣会使命室的食享冰箱,提供许多原本彼此陌生的人,一起取食、共融的机会,不仅让天主所赐的日用粮不至浪费,也让人与人间,产生归属和美味的连结。
一个使命.三个团体.多元经验
澳门的利玛窦社会服务中心、台湾的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与新竹社会服务中心,是耶稣会中华省三个秉持“服务信仰、促进正义”使命的社会服务机构。三个团体在Covid-19疫情解封后,第一次能实体聚会共融,反省与分享彼此的经验,也探索未来更多合作的可能。
到世上最繁忙的移民走廊服务
美国芝加哥罗耀拉大学的法律学院学生,每年春天都会到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世界上最繁忙的移民走廊,进行田野考察。他们发现,移民中的儿童,在现行不分大人小孩的移民法律约束下,不仅被迫与父母分离,也容易遭受虐待。他们到这里除了直接服务移民,也努力从法律层面改善移民,尤其是当中儿童的处境,并为他们的人权喉舌。
【2023给渔工送暖】天主的爱,有如亲送
耶稣会新事社会服务中心给外籍渔工送暖的活动,在2023年迈入第七年。12月7、8日,新事中心将社会大众的爱心温度,沿着台湾的东北角和北海岸,不降温地送到19个渔港、1246位外籍渔工的手上。每一份保暖物资,是他们健康平安的保障,也是他们感受善意、感受天主的爱,心灵的港湾。
张宇恭神父的遗爱,赐予辅大同舟社新生
台湾前行政院长林全先生的恩师、耶稣会会士张宇恭神父,已安息主怀近四年。生前他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身后他是大体老师。他于1971年和辅大法商学院学生创立的同舟共济服务社,因50多年的时代演变,近乎停滞。没想到在他担任大体老师的期间,感动了与他素昧平生的解剖课学生。他们感念神父生前的行谊,将同舟社重新启航。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陪伴青年,是我收到的珍贵礼物 王世芊
耶稣会中华省的青年使徒工作,十年前首度交由两位平信徒带领,王世芊就是其中一位。目前是中心主任的她,接下这个重任之前,在社工领域也是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她当时最想做的,是传福音给她的服务对象,天主以另一种方式应允了她。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十年青春磨一剑 谢诗祥神父
目前担任 Magis 青年中心神师的谢诗祥神父,从一位被陪伴的青年成为一位陪伴青年的神师,见证了自己和许多年轻生命的成长与蜕变。他鼓励平信徒青年工作者和曾经受惠于 Magis 青年中心的众多青年,勇于投入青年工作行列。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一段与主相遇的共融历程 廖光宇
耶稣会青年使徒工作小组,十年前 (2013) 改组为Magis 青年中心后,首度由平信徒领军,时任执行助理的廖光宇和时任特别助理的王世芊两个人逐个拜访耶稣会各单位,寻求合作的可能。一起来分享,在他的回顾中,令他印象深刻的点滴。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神来一笔的创举 朴正焕神父
来自韩国,目前担任澳门利玛窦中学校牧助理的朴正焕神父,曾在台湾待过18年,他是亲眼见证耶稣会近十年青年工作转变的一部“活历史”。改组、与平信徒合作、新中心落成、成立南部办公室,每个转捩点他几乎都在。他娓娓道来 Magis 青年中心的发展过程,包括他的感想与期待,还有在这过程,天主施展于他身上的奇妙计画。
【Magis青年中心十周年】从圣召推广到青年工作 李骅神父专访
Magis 青年中心的诞生,无论就组织改造或空间,曾担任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的李骅神父都是最大的推手。他认为青年中心十年来的成效,超乎他当初的想像。他也鼓励青年中心创新,透过青年工作影响教会文化。
先当神父、再当医师
在东帝汶的偏远山区,有两种召叫恩宠的邦神父,既是传教士司铎也是一位医师。他为了医治当地居民的灵魂与身体,练就一身在偏远山区开车的高超技术。他为当地居民带来天主的祝福与保证:一切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