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下关市耶稣会劳工教育中心担任主任的中井淳神父(Fr Jun Nakai SJ),2024年4月趁著到东京出差之便,顺道拜访位在那须高原上,一所基督徒亚洲农村学院。它不只教导从世界各地前来取经的青年农法,也教导他们仆人领导的技能,让他们在回到自己的国家后,成为农村的领袖。中井淳神父分享了在此当三天志工的体验,还有未来的愿景。
到亚洲农村学院与大地共生
耶稣会4星饭店赞助使徒工作
匈牙利耶稣会所有的“卡陶内饭店暨会议中心”于2023年底开幕了。它坐落于如诗如画、满布健行与自行车路径的皮利斯山脉中心。虽是营利的饭店,不属于匈牙利会省的使徒工作范围,但获益却可供其资助茫莱撒避静灵修中心和社会使徒工作“罗姆人使命”。五月初刚结束的欧洲通传网络年度会议,也在此举行。
耶稣会卒试期间的沉浸式体验:寻求跨宗教交谈及生态更新
四月底,来自五个国家,正在接受卒试培育的八位耶稣会会士,齐聚于印尼西爪哇省的一座伊斯兰寄宿学校,参加为期一周的沉浸式体验。此体验的内容,除了让他们建立社区及环保意识外,更开启他们与伊斯兰文化、宗教的对话。
《边疆的耶稣会士》第九集:梵蒂冈天文台
在《边疆的耶稣会士》系列影片第九集里,我们将前往“宇宙”这个“存在”与“意义”碰撞的边疆,看看梵蒂冈天文台,了解在此工作的会士天文学家,怎么将科学探问与依纳爵灵修融为一体,耶稣会的科学方法又是什么。
香港九龙华仁书院 台湾 MAGIS 生活体验
因为疫情,耶稣会九龙华仁书院学生 的“Magis 生活体验”一停就是五年,2024年终于重新出发,2位老师加上24位学生,3月底到台湾进行6天5夜的沉浸式生活体验。
JCAP“与受造界修和网络”优化其愿景和使命
耶稣会亚太区联会“与受造界修和”网络(RWC)的代表们近日在越南举行会议,分享亚太地区从事生态工作的情况,同时也一同探讨并优化该网络的愿景和使命。
彼此祝福在开斋节
在台湾工作的三十万穆斯林移工,约占了在台总移工人数的一半。4月10这天,是他们经过一个月的斋戒、重得新生的开斋节,在基隆市有一场为他们举办的开斋节活动。耶稣会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也参与其中,为移工做法令宣导同时,也发放食物和物资,真诚表达我们本地人对他们的感谢与关怀。
两岸四地青年工作者的生态灵修培育
在万物萌发的春季,耶稣会中华省使徒计画青年工作小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林荣钧博士,为两岸四地的青年工作者进行生态灵修培育,当中包括依纳爵灵修与生态的关系。在3月13和15日两天共两场的线上课程中,为大概15名参与的青年工作者带来不少冲击。他们有的首度知道,植被覆蓋率会影响心脏病死亡率,有的第一次意识到,穷人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一起来看看林博士精彩的授课内容,还有参加者的回馈。
为照顾共同家园,耶稣会会士“拈花惹草”
你知道历史上的耶稣会会士,很爱“拈花惹草”吗?他们不仅是为植物做科学描述的先驱,也是在世界各地盖植物园、甚至设计清朝皇族花园的专家,还有植物以会士的名字命名。现在,有两位会士在几乎被水泥丛林掩盖的罗马市中心,辟一座在学院屋顶的空中花园,为照顾共同的家园尽一份心力。
《边疆的耶稣会士》第八集:马拉威耶稣会生态与发展中心
在《边疆的耶稣会士》系列影片的第八集里,我们将前往非洲南方的内陆国家马拉威。它虽以农立国,有八成人口极度仰赖农业为生,但落后的农耕技术,加上气候变迁带来的频仍灾难,造成农民生活艰困。有鉴于此,2014年耶稣会在马拉威成立生态与发展中心,致力于解决贫穷、环境恶化及社会正义之间,盘根错节的问题。
天主教信仰,让我的生命不一样
昆恩是美国耶稣会圣路易斯大学高中的十二年级生,2024年1月来到台湾参与服务老人的计画。他说:“身为一个天主教徒、一个耶稣会学校的学生,还有一个人,我希望成为一个‘为别人而生活的人’,帮助那些可能被社会遗忘的人,让他们知道至少还有我没忘掉他们。”
中非天主教大学的“生态周”
教宗方济各于2023年10月4日发表了一篇新的宗座劝谕《请赞颂天主》(Laudate Deum),对2015年的通谕《愿祢受赞颂》(Laudato si’) 做了补充。耶稣会已在许多地方回应了教宗对于关心环境的呼吁。我们一起来看西非一些耶稣会读书修士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