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上任以来,对贫困者及社会边缘人士始终表达亲近与关怀。近日,柬埔寨马德望的宗座监牧将耶稣会班迭普立工坊身障者手工制作的“湄公椅”赠送给教宗,作为他与无数重获尊严的男女和儿童团结一心的象征。向教宗献上这把轮椅,也是对普世人类发出的呼吁,鼓励大家拥抱慈悲、疗愈与和平。
从柬埔寨到梵蒂冈:致赠给教宗方济各的“湄公椅”
耶稣会在黎巴嫩动员紧急救助,与流离失所者同行
以色列及黎巴嫩的战情再度升高,自今年9月23日以色列发动空袭,两国交战以来,黎巴嫩境内已有1200万人流离失所。这当中还包括因自己国家战乱而逃至黎巴嫩的移民。耶稣会难民服务处、雅鲁培移民中心、澳洲耶稣会使命单位,从九月底起,已立即因应黎巴嫩的局势,提供难民紧急救济,这之外,仍急需更多人投入资助的行列。
彻底改变生命:印尼难民的人助与自助
在印尼雅加达和茂物的难民为了长久之计,自己帮助自己,拿出看家本领教导其他难民一技之长,彼此互助与增能。他们甚至成立了学习中心,还有教育孩子的学校。这种韧性与精神,不仅创造出强烈的团体意识,也鼓舞了支助他们的耶稣会难民服务处及澳洲耶稣会使命单位的伙伴。
东帝汶水计画:打水上山,翻转社区
耶稣会澳洲使命单位赞助的一座太阳能水泵与蓄水池,彻底改变了东帝汶偏远山区一处小聚落的命运。山区村民不用再带着年幼的孩子沿着陡坡下山取水,而后提着重重的水跋涉上山回家,日复一日,既艰辛又危险。现在省下取水的时间,他们可以专心于改善生活,还有孩子的教育。
为缅甸迈出希望的每一步
耶稣会澳洲使命单位 (Jesuit Mission Australia) 从2024年圣依纳爵庆日开始,发起一项“抬起一只脚活动”(One Foot Raised campaign),为深陷频仍灾害与战乱的缅甸人民募款。在澳洲各地有许多耶稣会的学校、堂区、使徒工作单位,纷纷响应这项边走路、边祈祷的募款活动。“抬起一只脚”仍持续进行中,个人或团体皆可加入,真实表达与缅甸人民同在。
耶稣会欧洲社会中心提出校园生态指引
耶稣会欧洲社会中心 (JESC) 鉴于,在全世界因应生态危机之际,校园已成了永续变革的要角,规划了一份可免费下载的《永续校园》手册,为各学校在迈向生态转型的路上培力。它提供校方理论与具体行动兼具的方针,以及按部就班的方法,协助学校评估他们的环境冲击、发展出按各校量身打造的永续策略,还有,在主要领域上实行有效的措施。
《边疆的耶稣会士》第十一集:柬埔寨与跨宗教交谈的挑战
在《边疆的耶稣会士》系列影片第十一集里,我们将前往信仰与文化多采多姿的柬埔寨。看看耶稣会会士,如何在以佛教为主的国家中服务,推广跨宗教间的交谈与合作,并参与由佛教发起的和平运动。
用水传爱万里: 远赴东非服务,感受天主临在
辅仁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四年级学生邱彩蓁,在今年暑假和同系副教授刘希平老师、一位工程师及其他三位同学,在耶稣会的协助下,远赴东非坦桑尼亚服务。她在当地小学为学生进行水教育,那成了她一辈子难忘的经历,也为她的心灵上了宝贵的一课。
耶稣会西欧法语会省减碳行动第一步
基于生态和灵修的原因,耶稣会西欧法语会省决定以实际的行动,郑重回应《愿祢受赞颂》通谕的呼吁。自2021年以来,包括比利时南部、法国、希腊、卢森堡和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 在内的西欧法语会省,更积极地走上生态和社会转型的道路。我们在此回顾超过两年的生态皈依过程。
用水传爱万里 非洲坦桑尼亚水计画
2024年暑假,辅仁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副教授刘希平,在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董泽龙神父和东非省省会长基齐托.基因巴神父 (Fr Kizito Kiyimba SJ) 的引荐下,带领由一位工程师及四位学生组成的“水团队”,前往东非坦桑尼亚搭建净水设施,以回应当地攸关性命的迫切需要。这也体现了耶稣会“前往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以及“普世性使徒优先”的精神。
远渡重洋的耶稣会士 成了生态界先驱
在耶稣会罗马档案馆中,有些关于自然界的文献,是出自连“生态学”这一词汇都还未出现的年代之前。一些被派遣至海外地区的耶稣会会士,边传教、边为当地的动植物群相,留下文字及绘图的宝贵记载。圣依纳爵为会士们所立下的书信规范,帮助了他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能记录在传教地区的所见所闻。一起来看看这些珍贵的纪录。
亚太区联会“捍卫弱小”代表会议:一起建立保护的文化
“捍卫弱小”的使徒工作十分不易,既严肃又得细心处理。肩负这项重责大任的亚太区联会各会省或会区的代表,七月时齐聚印尼度假圣地峇里岛召开会议,在能纾缓压力的自然美景环绕下,彼此交谈讨论、相互慰藉,并听取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