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介绍展示在总会长办公室外长廊“天堂之心”系列的最后一幅画作,作品名称为《流动的爱》(Amor en Movimiento)。这幅作品描述了弱势者如何以“看似微小却又极富意义的爱德举动”彰显天主在人世间的爱。
总会长办公室外走廊“天堂之心”系列艺术品之十:《流动的爱》
学习的恩赐:四旬期在教育上的反省
四旬期邀请我们做深入的祈祷和反省,这段时间可以帮助我们辨明自己的身分及被召叫的使命。为了能进入这样的祈祷,我们必须回顾过去形塑我们的人与经验。对很多人来说,这可以借由反思我们的早期教育来进行。
十二幅关于我们共同家园的画作与反思:画作二《让界限消失》
印度喀拉拉邦耶稣会会士拓谭神父(Fr Roy M. Thottam sj)是一名作家和艺术家,曾在许多国家举办个人的画展。他透过这一组十二幅的美丽画作,与我们分享爱惜共同家园的反思。在第二幅画作中,拓谭神父邀请我们以天主汎爱众人与万物的博爱眼光来看这共同的家园,让宇宙间的界限消失。
一位在印度桑塔部落传教的耶稣会士──狄伯诺神父
“尽管有这一切困难,我也不泄气。凡事起头难,现在的苦难越大,传教使命的祝福也越多。”这是在印度桑塔部落为主奉献一生的耶稣会传教士安东尼‧狄伯诺神父的心灵语录。除了传播福音,他也为当地原住民讨公道,以明辨的眼光来研究他们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十二幅关于我们共同家园的画作与反思:画作一《树叶之歌》
印度喀拉拉邦耶稣会会士拓谭神父(Fr Roy M. Thottam sj)是一名作家和艺术家,曾在许多国家举办个人的画展。他透过这一组十二幅的美丽画作,与我们分享爱惜共同家园的反思。
耶稣会亚太区受培育会士工作坊:在非天主教国家推行青年工作及推广圣召
2022年12月19日至26日,耶稣会亚太区一班尚在接受陶成的会士相聚一堂,学习及分享如何在泰国──一个以佛教徒为主的国家──推行青年使徒工作及推广圣召。在这几天的工作坊中,他们聆听和探讨青年诸多的议题,也对耶稣会的圣召做出反思。
总会长办公室外走廊“天堂之心”系列艺术品之九:《圣神之歌》
我们继续介绍展示在总会长办公室外长廊“天堂之心”系列的第九幅画作,作品名称为《圣神之歌》(Un canto del Espíritu)。这幅作品由耶稣会士阿劳侯神父 (Fr. Arturo Araujo, S.J.) 及西雅图大学的学生 Henry Geary 合作完成。
在耶稣会难民服务组织里,信仰扮演怎样的角色?
“陪伴、服务、倡导”,这三个动词代表耶稣会难民服务组织 (Jesuit Refugee Service, JRS)的工作和使命。但是,在这里,信仰有什么角色?在这篇简短而富有洞察力的反思里,在罗马的 JRS 国际总监 Tom Smolich 神父回答了这个核心问题。
依纳爵青年网络正式启动
与青年同行是耶稣会的普世性使徒优先之一,我们的梦想是让青年在这个常常不近人情的世界中,能感受到被“全人照顾”,“被在乎”。为了支持这样的梦想和使命,总会长苏萨神父建立了依纳爵青年网络,并邀请耶稣会全球的青年工作者一起思考如何提振和转化青年工作。
总会长办公室外走廊“天堂之心”系列艺术品之八:《一臂之力》
我们继续介绍展示在总会长办公室外长廊“天堂之心”系列的第八幅画作,作品名称为《一臂之力》(Una mano que ayuda)。这幅作品由耶稣会士阿劳侯神父 (Fr. Arturo Araujo, S.J.) 及西雅图大学的学生Henry Geary合作完成。
总会长办公室外走廊“天堂之心”系列艺术品之七:《一位母亲的旅程》
我们继续介绍展示在总会长办公室外长廊“天堂之心”系列的第七幅画作,作品名称为《一位母亲的旅程》(El viaje de una madre)。这幅作品由耶稣会士阿劳侯神父 (Fr. Arturo Araujo, S.J.) 及西雅图大学的学生Henry Geary合作完成。
总会长办公室外走廊“天堂之心”系列艺术品之六:《两个生命》
我们继续介绍展示在总会长办公室外长廊“天堂之心”系列的第六幅画作,作品名称为《两个生命》(Dos vidas)。这幅作品由耶稣会士阿劳侯神父 (Fr. Arturo Araujo, S.J.) 及西雅图大学的学生Alex Campagnella-Dose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