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将临期

将临期避静四┃达味的钥匙

你身上或是手边有钥匙吗? 去把钥匙拿来,手里拿着一把或是数把钥匙,观察它们、感受它们的重量,留心它们的形状、尺寸、颜色、温度、任何的模样。 这些钥匙是做什么用的?让你有什么样的联想? 它们如何述说你的生活、责任、恩典或负担呢? 握住它们、观察它们,让天主注视它们,也让天主凝视你。

将临期避静三┃哦!叶瑟的嫩枝;哦!叶瑟果柄的花朵

(安静) 如果你靠近一扇窗,就向外看。 如果没有窗,就想想每一年这个季节的自然景象。 今天是怎样的一天? 你看到或想像什么样的景致? 如果正好是冬天,就身处当下一会儿。 如果你愿意,走到外面并找一棵没有叶子的树,或枯萎的花,任何能诉说冬天毫无回应的东西。 不论是什么,都随它去吧。

将临期避静二┃啊,神圣的主

今天我们要重复一个很重要的词来帮助你静下来。 注意你在哪里…你觉得如何… 为你,发生了什么事… 把这一切交给天主… 然后向天主求,你在这次祈祷中想求的… 也许是认识耶稣为主,或其他… 然后用阿拉美语的词玛拉纳塔,意思是“主啊请来”,并在呼吸时重复这个词 …玛拉纳塔。 这样做几分钟…如果你分心了,只要回到这个词 …玛拉纳塔。

将临期避静一┃啊,智慧

大多数人如果可以花一点时间安静下来,就更能够进到祈祷里。因此在每天开始祈祷时,我们会建议做一个安静的练习,并带着你一起做。也许有个练习对你更有帮助,因此请你留意哪一个对你最有帮助,也许以后就使用它。 今天,让我们来肯定身体的智慧。我们常常忽略它。 如果我们聆听我们的身体,它会对我们说话,并揭露一些被有意识的脑子遗漏的东西。 你可以坐、或站、或行走。注意你的身体感觉如何。 是暖?冷?舒服?不舒服?轻松?紧张? 注意你与地接触的脚,以及它们穿什么…逐步从那里到你的肩膀,注意你的感觉…用同样的方式对你的手指、手、手臂,一直到肩膀… 我们常常在肩膀扛着紧张…如果注意到任何紧张,就放掉一些… 移到头,和面部肌肉…如果那里有任何紧张,就放掉一些… 眼睛四周、嘴、下巴…当你在呼气时,可以放掉一些紧张,并想像你把这些紧张交给天主,放掉紧张交给天主。 你的身体有任何话想要对天主说吗?

【将临期专题】将临期第四主日

圣母领报 【福音:路一26-38】 那时候,26 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27 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28 天使进去向她说:“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29 她却因这话惊惶不安,便思虑这样的请安有什么意思。30 天使对她说:“玛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在天主前获得了宠幸。31 看,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他起名叫耶稣。32 他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他。33 他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他的王权没有终结。”34 玛利亚便向天使说:“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35 天使答复她说:“圣神要临于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天主的儿子。36 且看,你的亲戚依撒伯尔,她虽在老年,却怀了男胎,本月已六个月了,她原是素称不生育的,37 因为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38 玛利亚说:“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天使便离开她去了。 【经文脉络】 随着将临期第四主日的到来,耶稣圣诞的脚步临近了,感恩礼中的经文也完全以将诞生的婴孩为中心。这个主日信友们一起聆听路加叙述“圣母领报”(或“天使报喜”)的故事。这是一篇基督徒十分熟悉的经文,我们先按照经文的结构顺序略加解释,再提出一些反省。 故事以天使出现揭开序幕,由天使离去作为结束,其中的内容是天使和玛利亚之间的对话。借着玛利亚所提出的问题,这段对话被分成两段,重点当然是天使对玛利亚的答复,其中说出这个预许的儿子的独特之处。 天使显现 路加首先提供了一个不十分精确的时间资讯“到了第六个月”,使这一段故事和前面预报若翰降生的故事连结在一起。说明这是一个发生于依撒伯尔怀孕第六个月时的事件:加俾额尔天使奉天主差遣来到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纳匝肋”(参阅:若一19),拜访一位名叫玛利亚的童贞女。 “童贞女”的意思是指一位已届适婚年龄,但尚未结婚的少女,按当时犹太情况大约是十二到十四岁之间。她已和若瑟订了婚约,只是尚未在一起生活(路一 34)。根据当时之犹太习俗,男女双方在订定婚约之后一年左右,才举行婚礼,然后才住在一起生活(参阅:玛一18-24)。若瑟出自达味家族,确保了由玛利亚生下的婴儿是出自于君王性的世家(路一32-33)。 “天主子”:耶稣的“头衔” 天主的使者以人的方式拜访玛利亚,他对玛利亚的问候语,显示出玛利亚是特别被召选的一位:天主赏给她特别丰满的恩宠,并且常常和她同在。玛利亚的反应,凸显了这个问候的特殊性,并且继续将读者的注意力导引至天使接下来所做的解释。 天使首先安抚惊惶不安的玛利亚,指出她得到了天主特别的喜爱。接着,采用旧约中常见的许诺方式告诉玛利亚:她将怀孕生子(创十六11;民十三3;依七14),并且要给祂取名为“耶稣、祂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这里说新生的婴儿将被称为是“天主子”,意思就如同以色列君王在登基之时所得到的“头衔”(咏二7),也如同祂将得到“达味的御座”。 这位将诞生的婴孩将是以色列永远的君王,这一点不但符合当时以色列人对默西亚期待,同时也是自耶稣复活后,初期教会的信仰;当然教会的信仰更超越了犹太传统信仰的范围,宣称耶稣不但是以色列的君王,更是普世的君王。 “天主子”:耶稣的“身分” 玛利亚基于自己尚未完婚的事实所提出的问题,使天使有机会进一步宣报:这个婴孩的诞生来自于圣神的能力(参阅:玛一20),“要诞生的圣者”是“天主的儿子”。在这里“天主子”并非只是耶稣的一个“头衔”,而是指出祂和天主之间的特殊关系,祂的真实“身分”。 最后,天使主动提出一个记号(和路一18中匝加利亚要求一个征兆不同),指出依撒伯尔超乎寻常的怀孕事实,也同样基于天主的权能,并强调:“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 玛利亚:信者的模范 “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玛利亚的答复,表现出她是一切信者的模范。一切蒙召为主以及为圣言服务的先知,都应有这样的态度。至于天使所宣报的这个许诺在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实现,则未报导出来。路加最后提到天使离去,强化了整个故事的“真实性”。 文学性的分析 这一段经文在文学形式上和“预报若翰诞生”的故事(路一5-25)十分相似,反映了初期教会以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宣讲福音的工作。天使所宣报的讯息中,将初期教会宣讲有关“天主子”的二个主要教导:“职务性的头衔”与“身分来源的头衔”,借着玛利亚所提出的问题,相当巧妙地联结在一起。 【综合反省】 路加运用了传统中蒐集到的材料,叙述耶稣的诞生是圣神大能的结果,并且指出:玛利亚之子就是天主之子。然而,由新约的整体观点来看,耶稣从永远就是天主之子,在创世之前便生自于父,而并非在生于玛利亚之后才成为天主之子。 借着这个“圣母领报”的故事,路加希望德敖斐罗和今日的读者确信,教会关于耶稣是“天主子”的宣讲,是正确无误的,读者应该以玛利亚为模范,以信德接受“天主圣言”。 基督徒在历史中不但继续传播了这个福音喜讯,而且也把这个故事按字面的意义了解为一个“历史事件”,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地增添,丰富了教会生活。历史中出现了许多以“圣母领报”为主题的杰出画作,教会也因此特别订定了“天使报喜节”(圣诞节前九个月)。当然这一切的目的并不在于使信仰通俗化,而是期望借着这 个生动的叙述邀请基督徒,在朝拜中不断默想人们永远无法完全明白的“天主子降生成人”的救恩奥秘。 本文转载自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来信吿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延伸阅读  ◎【社会文萃】向人介绍我们的天父又有何尴尬呢 ◎【将临期专题】礼仪年中的将临期 ◎【少儿天地】上主喜欢你

【将临期专题】将临期第三主日

洗者若翰的见证 【福音:若一6-8、19-28】 6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来的,名叫若翰。7这人来,是为作证,为给光作证,为使众人藉他而信。8他不是那光,祇是为给那光作证。 19这是若翰所作的见证:当时,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里问他说:“你是谁?”20他明明承认,并没有否认;他明认说:“我不是默西亚。”21他们又问他说:“那么你是谁?你是厄里亚吗?”他说:“我不是。”“你是那位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22于是他们问他说:“你究竟是谁?好叫我们给那派遣我们来的人一个答复。关于你自己,你说什么呢?”23他说:“我是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修直上主的道路罢!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 24被派遣来的有些是法利塞人。25他们又问他说:“你既不是默西亚,又不是厄里亚,也不是那位先知,那么,你为什么施洗呢?” 26若翰答复他们说:“我以水施洗,你们中间站着一位,是你们所不认识的;27他在我以后来,我却当不起解他的鞋带。”28这些事发生于约但河对岸的伯达尼,若翰施洗的地方。 喜乐主日 将临期第三主日的感恩礼仪充满“欢乐”的气氛,从进堂咏开始,这个礼仪主题就清楚的被表达出来:“你们应在主内常常欢乐,我再说一次,你们应当欢乐,因为主临近了。”主礼神父所穿着的礼服,也由象征严肃补赎精神的紫色祭披,转换为预示圣诞欢乐的粉红色祭披。随着这个主日,将临期渐渐近入第二个阶段,礼仪重心由劝告基督徒警醒不寐、等待人子从天上再度降来,转为欢欣准备迎接耶稣诞生于历史之中。教会习惯上称这个主日为“喜乐主日”。 主日福音 这个主日的福音仍是以洗者若翰为主角。由于马尔谷福音相关的资料太少,因此信友们在弥撒中一起聆听若望福音第一章6-8节以及19-28节两段关于洗者若翰的报导。和上个主日的福音(谷一1-8)相比较,若望福音中,若翰自称他就是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若一23),前来为默西亚预备道路,这位默西亚不只是“在我以后要来”(谷一7),而是已经来到,祂是“你们中间站着的一位,是你们所不认识的”(若一26)。 为“一切人”的见证(若一6-8) 若望福音和对观福音一样,在报导耶稣在历史中公开出现之前,先叙述了若翰的工作。若望福音在序言中先综合了若翰的宣讲:他被派遣来“为给光(耶稣)作证”,为把“众人”引入信仰。若望福音的作者认为,信仰永远是以耶稣为对象,但却是建筑在一个见证的基础上,在这段经文中是指若翰为在他之后要来的那一位所作的见证。若望福音中洗者若翰的见证的特点是,它不只是针对以色列人,而是为了“众人”,意思是为了一切人。福音作者认为洗者若翰的见证超越历史时空的限制,永远具有效力。 若翰的见证 “这是若翰所做的见证”(若一19)这一句话清楚表明了若一19-28的经文意义。这段经文采取对话的形式,包含五个问题和五个答复;就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若翰身分的“审问”(19-23),其次是询问他所施行的洗礼的意义。 对若翰的身分审问 若翰的见证是指向信仰的,而且具有效力的。由于他是在耶路撒冷派来的代表,亦即“司祭和肋未人”的面前作证,所以这是一个正式的、具有“法定效力”的见证。从一开始,犹太人就是若翰的对手,拒绝他也不相信耶稣,他们如同一个“司法单位”来到若翰面前,提出问题审问他。福音中首先以三个否定性的答案,说明若翰郑重地否认三个不适于他身分的诉求:他既非来自达味家族的君王性默西亚、亦非厄里亚、也不是那位先知。在犹太传统思想中,厄里亚(拉三1、23)和那位先知(申十八15、18)都被理解为带来默西亚性救援的人物。 若翰的见证反映出很深的基督信仰的影响。历史中的洗者若翰可能真的在其宣讲审判与救援的使命中,把自己理解为是厄里亚再现(谷一6;玛十一11),他引用依四十3的经文称自己是“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若一23)。 若翰的洗礼 在若望福音中,法利塞人一直是耶稣主要的对手,在宗教问题上他们是有竞争能力的。但福音的内容所反应的大概并非若翰当时的情形,而是主历70年以后的情况。在那一年,罗马军队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城,法利塞人是唯一存活下来的犹太宗教团体,因而成为重建以及延续犹太宗教命脉的主要力量。他们质问若翰为什么施洗,其问题本身默认了默西亚性的意义(若一25)。若翰的回答中,没有提到人们所期待的“圣神的洗礼”(参阅:若一33),因此,若翰的洗礼显示出只是 “水洗”,而且若翰也因此而闻名于当时。 若翰的见证指出,应该“被期待的那一位”已经来到人们中间了,但犹太人却不认识祂。这一句关于默西亚信仰的言论,含有一个恫吓的意味,指出当时的犹太人都是盲目的。而若翰表明自己完全不能和“在他以后来的那一位”相提并论,连替祂解鞋带也当不起!这说明默西亚超越一切,若翰自认为连做祂的奴仆也不配。 综合反省 这段福音的重点是“见证”!作证者清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信仰永远只能透过见证而被唤起。洗者若翰是一个善尽职责的模范见证人,他面对一群自以为拥有判别一切见证的标准、而且反对他的强权势力,丝毫不畏惧退缩。 圣奥斯定说这些犹太当权人士:“他们期望将要来临的(默西亚),却排斥眼前的这一位(见证者)。”洗者若翰给一切基督徒立下榜样:基督徒必须为主作证,不可畏惧反对的势力,信仰必须永远具有挑战与接受挑战的能力。 本文转载自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来信吿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延伸阅读  ◎【心灵微整型】站在祭台前 ◎【依纳爵专题】圣依纳爵‧罗耀拉司铎 耶稣会会祖 节日 ◎【他方之眼】我不喜欢你们的基督教徒

【将临期专题】将临期第二主日

洗者若翰 ─ 耶稣的前驱 【福音:谷一1-8】 1天主子耶稣基督福音的开始,2正如先知依撒意亚书上记载的:“看,我派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预备你的道路。 3旷野中有呼号者的声音:你们当预备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径。”4洗者若翰便在旷野里出现,宣讲悔改的洗礼,为得罪之赦。 5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群众都出来,到他那里,承认自己的罪过,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6若翰穿的是骆驼毛的衣服,腰间束的是皮带,吃的是蝗虫与野蜜。 7他宣告说:“那比我更有力量的,要在我以后来,我连俯身解他的鞋带也不配。8我以水洗你们,他却要以圣神洗你们。” 马尔谷福音的“序言” 教会在将临期第二主日,邀请信友一起聆听马尔谷福音的“序言”(谷一1-8)。这段经文中显出马尔谷高明的文学技巧,在短短几节文字的开始、中间和结尾,他以各种方式密集地提出“耶稣基督”,使人清楚看出耶稣基督是整部福音的主题,全书的内容都是环绕着这个主题发展。 马尔谷开宗明义地以“天主子耶稣基督的福音”来标示自己的作品,显示出他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接着,引用旧约先知书的话,以隐含的方式同时引出“上主”(耶稣)和祂的“使者”(前驱)。最后,报导洗者若翰公开出现以及宣讲,让若翰预言一位“更强者”将要来到,并且指出这一位超越一切,因为祂将“以圣神施洗”。 “福音” 在新约作品中,“福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马尔谷之前,保禄就已使用了“福音”一词,来称呼那托付给他的“好消息”,这个好消息就是天主在祂独生子的生活、死亡和复活中对一切人所施展的救援行动(罗一1-4),是使一切相信的人得救的“天主的德能”(罗一16)。 马尔谷是历史中第一个把耶稣的工作、宣讲、生活编写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并把它称为“福音(书)”的人。他把耶稣的宣讲和行动表达成“福音”的内容,综合了两个幅度:耶稣基督自己的宣讲,以及初期教会关于耶稣基督言行的宣讲。 书的标题“天主子耶稣基督的福音”用“天主子”和“基督”(默西亚)这两个同位语,说出耶稣的真实身分。这两个头衔贯穿全书,出现在关键地方,成为全书的主轴,是了解马尔谷福音的关键线索。 救恩史 福音的一开始,首先引用了一段先知书的经文,使人明白“天主救援的福音”并非直到若翰洗者的宣讲才开始,而是旧约先知代天主发言时就已展开。耶稣基督所开始以及完成的工程,其实是救恩历史的高峰,使天主透过先知们对以色列民族(全人类)所行的释放性及教导性的救恩工程达到圆满。 马尔谷引用先知书中所提到的“使者”,当然就是指若翰洗者,而他的功能是做“天主子”的前驱,透过宣讲为天主子准备道路。在传统犹太信仰以及基督信仰中,天主子来到的时刻,就是末世开始之时,在耶稣基督身上,先知书的经文所含有的救援奥义得以完全揭露。 事实上,马尔谷合并引用了两段不同先知书的话(拉三1;依四十3),目的在于显示他所报导的耶稣事件,来自于最深的救恩历史根源。旧约中所有先知的话,都是他在福音中所要报导的事件的“预像”,因此,在耶稣身上所实现的整个救恩事件,都出自天主的计画。 洗者若翰 在耶稣的时代,人们就已称呼若翰为“(施)洗者”,他主要的工作地点在靠近死海北端的约但河低洼地带,和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所提到的旷野相当符合。福音经文强调若翰宣讲“悔改为得罪赦的洗礼”,所以,若翰所施行的洗礼是一个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记号,表达可以促成罪赦的悔改。若翰有关悔改的宣讲,默认了当时的人民知道自己在天主前所犯的罪过。“悔改”的意义便是转向天主,祂时时愿意赦免罪人。 若翰的宣讲效果十分显著,马尔谷甚至将其夸大成一个盛大的“悔改运动”:“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群众都出来,到他那里承认自己的罪过,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谷一5) 若翰与厄里亚 福音作者描写若翰“穿的是骆驼毛的衣服,腰间束的是皮带,吃的是蝗虫与野蜜”(谷一6),并非仅为了显示他是一无所需的苦行者,而更是表达若翰把自己视为先知的诉求,因为,旧约中著名的先知厄里亚也是“身穿皮毛衣,腰束皮带的人”(列下一8)。犹太传统相信在末世之前,“厄里亚先知要先来重整一切”(谷 九11-13),马尔谷福音的作者认为,若翰的出现正象征这个时辰的来到。 若翰带来的讯息 在马尔谷的诠释中,若翰所施行的“水洗”指向默西亚施行的“圣神的洗礼”,后者将取代前者。马尔谷并未对“圣神的洗礼”的方式及内容多做发挥,基督徒当然可以将复活后“圣神降临”事件和这段经文联想在一起,而教会也清楚地把若翰施洗的行动,视为是基督教会圣洗圣事的预像。 若翰宣告在他之后将有一位“比他更有力量的”要来到,他要求人民悔改,正是为这位要来到的“上主”(谷一3)预备道路。虽然若翰没有说出这位“更强者”的名字,也没有给祂冠上任何头衔,却已清楚地表达出这位即将来临者的末世性和默西亚性的意义。当“更强者”来临时,洗者若翰就完成了他在救援历史中的任务了。若翰自己也期待这位世界的审判者的来临,同时也尽力在审判出现之前宣讲悔改,使人得以脱免愤怒的审判(参阅:玛三7-10;路三7-9)。 综合反省 马尔谷福音的作者以若翰的故事展开有关耶稣的宣讲和工作的叙述。根据旧约的先知,若翰即是默西亚来临之前的使者,他的使命是向以色列人民宣讲,促使他们悔改以准备迎接默西亚。他受派遣对天主子民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但是却以那“更强者”的到来为期限,这位更强者是末世性的人子,将以圣神施洗、更新一切。在整个救恩历史的幅度之下,今日的基督徒应该可以非常容易的体认出,若翰洗者的使命其实就是我们目前的使命。 本文转载自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来信吿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延伸阅读  ◎【心灵微整型】站在祭台前 ◎【依纳爵专题】圣依纳爵‧罗耀拉司铎 耶稣会会祖 节日 ◎【他方之眼】我不喜欢你们的基督教徒

【将临期专题】将临期第一主日 主将来临

默想: 进入新的礼仪年(乙年),共有四个将临期主日打头阵。这四个主日的三篇天主圣言逐步揭开“将”要来“临”的那人是谁,祂又怎样“来临”的神秘面纱。第一主日的三篇读经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圣保禄书信和马尔谷福音,这是我们在弥撒中聆听圣言的次序。这一顺序十分重要,因为指出一个基本道理:先知是基督的前驱,宗徒延续主的救世工程;先知预报的基督,是启示的高峰,祂使救恩达于圆满。 四部福音为我们记述了基督的事蹟和教导。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以后,以三部对观福音作为甲、乙、丙三年弥撒读经的导航,并搭配先知书和宗徒书信,十分精彩,十分真实。若望福音不属于对观福音,多在庆节和特殊礼仪时采用,日后有机会再加以详述。 不过为了领悟、解释三篇读经的内涵,可以从任何一篇着手先讲,好能连贯、突显每主日的中心主题。以今天的三篇读经为例,如果以“祂即将来临”为主题,那么第一篇读经,依六十三至六十四的十几节经句,便是旧约天主子民渴望上主亲自来临,在充军巴比伦五十年后回国时,向上主所做的哀祷:“上主啊!愿祢把天冲破亲自降临,高山在祢面前就会融化。”这是一篇热情奔放的祈祷,以“上主!祢是我们的父”开始,再以同样的称呼收尾:“上主啊!祢是我们的父,我们只是泥土;祢是我们的陶工,我们都是祢手中的作品。”此外,这十几节经句也表达出悔罪的情怀。 再跳到谷十三33-37听听耶稣说祂如何来临:“你们要当心,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期什么时候来到。”马尔谷的一个特色,是把耶稣的所言所行,描述得十分生动活泼。这几节耶稣劝人的话就是如此:“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主人什么时候回来:或许傍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叫时,或许天亮时;免得他突然来到,发现你们正在睡觉。”我们听惯“白天未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等成语的人,自然觉得耶稣这些话不难懂,只是还得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深意,就是不仅不做亏心事,还该积极地真心爱人。日后还有欣赏马尔谷福音的机会。 最后,转到第二篇读经:格前一3-9。这封信是保禄早期书信之一,比他在51年所写的《得撒洛尼前书》稍晚一点。格林多教会是保禄建立的,活力充沛,问题也不少。正因如此,他给这教会写的四封信中保存下来的《格林多前书》及《格林多后书》二书,十分珍贵,内容也特别丰富。在表达祝福与感恩的七节经句后,保禄说:“我为基督所作的证言,在你们当中是这样的坚定,使你们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出现的时候,已不缺少任何恩宠。天主必要坚强你们到底,使你们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再来临的日子,无瑕可指。天主是信实的,因为你们原是蒙祂召选,为和祂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合而为一。”保禄的宣讲使福音来到格林多,这里的人坚定地接受了耶稣。 扼要地介绍过本主日的三篇读经后,在这新礼仪年的开始,略谈圣经《新约》与《旧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整个礼仪年主日和庆节读经的安排,第一篇大多采自《旧约》的事实。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以来,我公教会的读经指南先是《启示宪章》(Dei Verbum 1965 DV),后有教宗本笃十六世的《上主的话语》宗座劝谕(Verbum Domini 2010 VD)。二者相隔四十五年,却前后呼应,绘出一幅悠游于天主圣言的美丽画面。宪章的六项指点:启示的本质、传递和解释(前三章),圣经的《新约》、《旧约》和在教会中的角色(后三章),言简意赅,清晰明了,由启示到圣经,再到教会;第4章讲旧约圣经时,肯定犹太人圣经是新约的根源。 至于《上主的话语》宗座劝谕是第12届世界主教会议(2008年)的成果。神学家教宗拉辛格执笔,内容丰富,说理清楚。引言与结论外,分三大部分陈述:天主发言,人的回应;圣言在教会中;圣言传给世界。在第一部分讲“天主圣言”时,用两个号码(40-41)谈论“新约与旧约的关系”。其中有些重要的肯定,例如“新约本身明认旧约是天主圣言,因而接纳犹太人圣经的权威。”(建议10)“我们肯定纳匝肋人耶稣是犹太人,圣地是教会的故乡”(建议52)“基督宗教的根源来自旧约,基督宗教仍继续由这些根源汲取滋养。”“新约肯定自己与旧约一致,并宣告在基督的生活、死亡和复活中,犹太人圣经得到最完满的应验。” “但必须注意,圣经应验的概念是十分复杂的,它有三个特点:《新约》与《旧约》有基本的连贯性(continuity)、中断性(discontinuity),和一方面应验另一方面超越(fulfillment and transcendence)的特性。基督的奥蹟与旧约的祭祀,在目的上一脉相承,然而却以很不同的方式实现,而与一系列的先知预告相吻合,这样,出人意外地达至圆满。《旧约》在其制度与先知特性之间,充满了张力。就是说,基督的逾越奥蹟,与《旧约》的先知预言和预象,以一种出乎人意料的方式,完全符合,但与旧约的制度却显然有别。”上述“圣经应验”的三个特点,是很有用的提示:连贯,中断,应验又超越三个说法都是对的,但是要懂得正确,更该用得恰当(VD40)。 “这些思考显示《旧约》对基督徒无可取代的重要性,同时亦道出以基督为中心之诠释方法的新颖。教会由宗徒时代始,在其生活的传统中,就以预象(Typology)的解释,强调天主的计画,在新旧约之中的一致性。这进程不是任意的,而是与圣经有关事件的固定部分,涉及全部圣经。预象法“在旧约的天主工程中,使人认出时期圆满时,天主在祂降生成人的圣子身上所完成的一切”(天主教教理128号)。所以,基督徒是在死而复活的基督光照下阅读旧约……旧约仍保持吾主亲自、重新肯定的固有启示价值(参阅谷十二29-31)。因此,“也要在旧约的光照下读新约。初期基督徒的教理讲授,经常引用旧约。”(参阅格前五6-8,十1-11)(天主教教理129) 圣奥思定的名言美妙地说出新旧约之间的关连:“新约隐藏在旧约里,旧约显露于新约中”。“因此,在牧民与学术界中,必须清楚表达出新旧约之间的紧密关系,谨记圣大额我略所说的:“旧约所许诺的,新约使之成为可见的事实;前者所暗示的,后者把它摆在眼前。因此,旧约是新约的预言,而旧约最佳的注释,就是新约。”(厄则克耳讲道词,PL76,836B)”(VD41)《上主的话语(VD)》劝谕中的这两段话,把《启示宪章》(DV)第四章对于旧约的肯定说得更明确,更清晰。 新礼仪年之始的将临期主日弥撒读经,是很好的例证。四个主日的读经一,三篇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一篇选自《撒慕尔纪下》,都是出自旧约,的确与后面的书信和福音,搭配得很生动且有深度。 反省与行动: 我深信主耶稣是拯救世人的救世主吗?我如何时时保持警醒,以迎接主耶稣再次的来临?我了解将临期的意义吗?我如何善度将临期? 祷文: 请为天主子民祈祷。在新的礼仪年的开始,主耶稣提醒我们要警醒,等候祂的来临。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赐每一位基督信徒,都能善度将临期,以纪念基督的降生成人,迎接祂的再度来临。礼仪歌曲:苏开仪老师建议 本文转载自天主教辅仁大学神学院礼仪研究中心 ※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来信吿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延伸阅读  ◎【心灵微整型】站在祭台前 ◎【依纳爵专题】圣依纳爵‧罗耀拉司铎 耶稣会会祖 节日 ◎【他方之眼】我不喜欢你们的基督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