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我们的故事

加籍神父满而溢──中国缘50年

加拿大籍耶稣会神父满而溢(Rev. Michel Marcil, SJ)从获得圣召,(1962入会)立志传教起,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将近60年。出发前往中国传教之际,却碰上文化大革命,辗转到台湾竹北耶稣圣心堂、耕莘文教院服务,从此致力中美天主教交流与服务。 第一次听到满而溢神父的中文名字,大部分人都能猜想到其中必定有特别涵意。他本人更是人如其名,开朗个性表露无遗。

主是永恒的极星--黄锦文神父

  我是否有圣召?这问题多年来一直在心中回响不息。 高中毕业后,考进了一所教会学校读大学预科班,因受到天主教氛围的潜移默化,进大学前一年便受洗成为基督徒。 大学一年级时寄住在大学宿舍,每天下课后,我都沿着小路漫步回到山上的宿舍。有一回,在宁静的归途中蓦然响起了一个声音:我要当神父。

公益道路上的同行者──余理谦神父

余神父生于1926年,是爱尔兰人。小时候,一家六口经常一起到圣堂,每晚都会一起诵唸玫瑰经。那时他亦热衷于参与辅祭会活动,与小辅祭一起玩耍,为堂区服务,唯没有当神父的念头,甚至对圣召有些反感。中学时,他对未来尚未有明确方向,只知道要勤力读书,而且更有意投身爱尔兰曲棍球职业球员的行列哩! 18岁的时候,余神父因脚伤要卧床休息,好奇心促使他翻阅了家中一本有关圣召的书。

乐于为青年人服务的蔡由世神父

  大家心中的耶稣会士是什么样子呢? 善于言语、沉默寡言、聪慧细心、不拘小节、交友广阔、恬静无争、学识渊博、技艺精巧、广为人知、默默无闻…… 这些特征好像都能在不同的会士身上看到。我们的确很难把这一群弟兄定义成某一种特殊样子。 这次要介绍的会士,大家对他或许会比较陌生,除了培育的时间,人生所有的岁月几乎都奉献给新竹内思高工,他喜欢教学并陪伴青年学子们。 他是乐于为青年人服务的蔡由世神父。

生命不可以被滥用──艾立勤神父

  “没有小孩子就没有未来,经济要靠人才行啊!每年被堕掉三十万的孩子,正是我们最喜欢、最需要的孩子!”来自美国,在台湾已经超过四十年的美国神父艾立勤,大声疾呼地说道,抢救无辜孩子的生命,就是抢救台湾的未来。 “生命是一个礼物,是从爱我们的天主来的,人不可以滥用。”在神学与哲学的训练下,艾神父以极为清楚的逻辑思路,用简单的国语把复杂的生命伦理议题,讲成白话文:“天主以无限的爱与智慧,赐给人类新生命作为宝贵的礼物,并且安排一切。

如何走完这条路──李哲修神父

有一天,在电视上见到一个讨论该不该告诉末期癌症病人实情的节目时,只见一位看起来大约五十岁的妇人,呜咽著说:“大夫跟我由于怕我先生无法承受这么重大的打击,因此迟迟不敢把实情告诉他。没想到他走得比我们预料的还快,让我感到有点儿措手不及。悲伤固在预料之中,但他这么一走,事先一点儿都没交代,我只知道我先生生前借钱给许多人,但他却从来也没交代过他们到底是谁及借款多少。现在想去追讨,也已不知从何讨起了。只知道数目都相当的大。”

天使无处不在|赖甘霖神父

天使的育成:爱,Man for Others 从充满慈爱、助人为乐的虔诚西班牙老教友家庭,孕育出一位助人为乐的医师。拥有马德里大学医学博士及菲律宾圣汤玛士大学神学博士的赖神父,乐于助人、帮人活出生命的意义、进而彼此相 爱,实现 Magis 的精神:在一切事务上,除了天主的极大光荣和赞颂外,没有别的愿望。对他人更完美的服务,及对世界更大的益处,是他一生的宗旨。 他藉服务人群,以自身的体验修炼成了众人钦佩的好榜样。某次聚会中神父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次大战的集中营,某天又来了批新的俘虏。其中一名女性满面愁苦又爱闹脾气,使旁人难以亲近。久居集中营的一位老妇看在眼里,某天找到机会私下开导她,表示她的感受她能完全体会,想当初进集中营时也像她一样痛苦不堪,但当她发现将焦点移转到周遭其他更多苦楚的人并加以帮助,不将思绪停留在自身,心境突然开阔了,自然获得平安。”神父就像那老妇人一般,心中无暇顾及自己,只忙禄着他人的需求。 我们何其有幸,受到天主特别的眷顾,安排了赖神父在我们身边。他是疗愈病痛的医生;有着父亲的坚毅及母亲的温暖;从这凡人身上感受到不平凡;在他身上我们领悟了耶稣,更感受了圣母。 天使的眼泪:怜悯的心 时间来到西元 2002 年,为纪念赖神父晋铎五十周年,古亭耶稣圣心堂承启会兄弟姊妹陪同神父重返上海,并于其晋铎的徐家汇天主堂举行感恩弥撒。弥撒结束后当地老教友前来跪在地上请神父降福,我们见证了神父动情的涙流。 离开前于神父房间举行晨间弥撒,神父手持十字架哽咽含泪的向四面窗外降福,他舍不得这些需要服务的当地教友,正如马尔谷福音七章三十四节所述:耶稣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 没有牧人的羊。 天使的眼睛 神父真是天主派遣的好天使,永远不吝对我们展放灿烂、喜悦的笑容,带来希望。那双深邃而敏感的眼眸永远洞悉我们的需求、软弱。不待我们说出,他己知一切。当注视著这对可信赖的双眼, 感受到那份深刻的同理,这忘我的天使超然出谷与自然融合为一的境界,是我们的避风港亦是加油站。 天使之翼 世界上有太多不幸、痛苦、贫穷、软弱及需要关怀的弱者,所以天主赋予天使翅膀以便即时协助。没有日夜远近之分,总是在你需要时翩然而至、谦卑服务,在你软弱时及时出现,在你意想不 到时他早已守候多时。 弥撒外的神父总是笑容满满,张开双臂的欢迎著投入他怀抱的人们,他那紧紧且有力的拥抱,加上亲切的夹吻,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孩童般的纯真,安心的回到了避风港。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你所 承受的苦已被了解,你的伤口已被抚愈,离开神父臂膀的我们就像是借用了天使的翅膀,让我们有力量的再度飞翔。 天使的印记 神父向来只关心他人的需要,而服务助人带给他的“成果”一般人却看不见,神父的双脚因静脉曲张、蜂窝性组织炎而开刀、植皮、住院多次,面对易破皮、感染的风险,医生嘱咐他多休息少走路,但只要有教友向他求助,或其他会士住院,神父必定亲力亲为,丝毫不顾自己的脚伤。不管时间多晚,不管天气多严寒,总是能看到神父风尘仆仆的奔波身影,正如相片中神父的鞋底磨破的程度,我们能不心痛吗? 休息他不喜欢,但停歇后加加油、能够作更多服务,他应会接受。我们固定的替他添购最舒适的鞋,希望他能至少穿着舒服些,继续走在他所选择爱的道路上奉献。耶稣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他真是天主的好儿女,他的圣德真是无人可比,更值得我们学习。 天使的祝福 神父在 2013 年 9 月为我们家庭举行了意义深重婚礼,男女主角在多年远距离的交往后决定步入了婚姻。交往期间,神父总不忘提醒这对情侣要天天一起祈祷也要互相为对方祈祷。在听到这对新人喜讯时,神父非常的开心也为了这对跨国的新人,做了特别的婚前讲座。依我们所托,神父在婚礼弥撒中以英文来举行婚配圣事的部分,使得所有来参与的人都感受到了这个包含中文、韩文与英文的婚礼弥撒所含的满满的爱与祝福。 本文由唐鸿舜及家人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