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总会长苏萨神父(Fr. Arturo Sosa, S.J.)2020年七月底首次访华,对在台湾的耶稣会士、合作伙伴,以及在工作与活动上相关的平信徒举行座谈会。总会长首先深入介绍“耶稣会普世性使徒优先”(Universal Apostolic Preferences),这四项优先将在未来十年指引耶稣会与合作伙伴,一同从事使徒服务,以落实修和与正义的使命。 这四项优先分别是: 一、通过神操及分辨,揭示迈向天主之路 二、在修和及正义的使命中,与穷人、被世界遗弃者、其尊严受侵犯者同行 三、陪同年轻人创建充满希望的未来 四、合作照顾我们的共同家园 苏萨神父表示,这四项优先源自长时间共同分辨的过程,可以透过四个幅度从旁加以协助推行。首个幅度是智性的深度,由于智能的深度是耶稣会所有形式使徒事业的特色,当面临情况的复杂时,唯有智性的思考才能厘清事务的症结。此外,智能的深度必须伴以灵修的深度,才能稳健而连贯地从事使徒事业继续为教会服务,从而表达出我们的信仰。 第二个幅度是深化合作,借着所有一起工作的伙伴之间的合作,让我们的使命得以深化,事工得以扩展。透过与别人合作,我们才能做得更多。 第三个幅度是建立网络,我们要打开自己,吸收许多不同的资讯,建立网络共同去推行这些优先。 第四个幅度是皈依,也就是悔改,改变原来不是朝着天主的方向;唯有抛弃各种形式的自我中心,无私的关怀他人万物,去改变、去皈依、去悔改,秉持“更”的精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此外,苏萨神父还强调修和的重要性。他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破碎的世界,因此要透过修和将世界重新整合起来。修和不仅是基督徒使命的关键,也是关系的基础,这包括人类彼此之间、与受造界,以及与天主之间的关系,这三类修和是分不开的。 演讲之后,其中一位与会者提出以下的问题:如果在教会团体或堂区,教友本身的背景、兴趣,甚至政治立场都不同,要如何促进大家参与灵修的活动,以及如何面对这种不同? 苏萨神父回答说:“在天主教的传统内,政治意见不同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也提供了一个对话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用灵修对话的方法,够积极地聆听对方,并学会表达自己,而不是要战胜或说服对方,在这样不断的磨合过程里,团体会变得更丰富、更好。在促进灵修方面,可以深化神操的经验,借着基督的恩宠与带领,得到启发;当然,我们也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种情况,这样才能找方法解决问题。” 另外,徐汇中学的一名老师问到,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设计神操省察课程,帮助高中生去面对生命。总会长表示,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最好是在一旁建议,不要强行把自己的价值观加诸在他们身上。一旦我们用强硬的方式,他们必定反抗,因此我们只能建议,并尊重他们的自由,也尊重他们的责任。
耶稣会总会长苏萨神父谈普世性使徒优先
行医外的圣召路
我是耶稣会施毓谦修士,于一九八三年五月出生于上海,随母亲及其全家而信奉天主教。因为当时的政局,没有神父在上海服务, 遂在出生后第四天即由居住在家的姨婆、拯望会周倜英修女施洗,取圣名斐理伯(宗徒庆日正在五月);
2020柯家铭修士的复活节
柯家铭修士刚从印度来台湾数月,这是他在台湾的第一个复活节,虽然碰到席卷各地的疫情,但在这特别的节日中,他深刻体验到主复活的喜乐及无限的希望。
2020潘翰修士的复活节
潘翰修士来自印度,刚学了半年的中文,今年是他在台湾过的第一个复活节,适逢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这反而促使他更亲近天主,因为他深信”没有什么能把我们与基督的爱分开”。
韦德云修士在台湾的第一个复活节
韦德云修士来自肯尼亚,有语言天份,来台湾学中文仅八个月,就能侃侃而谈。今年是他在台湾过的第一个复活节,适逢新冠疫情席卷而来,让他难忘,而他也依旧如常,在复活节深刻反省,以耶稣为榜样,让自己不断更新改善。
阮廷明治修士 疫情下的复活节
阮廷明治修士来自越南,个性开朗随和,来台湾学习中文已一年多,今年是他在台湾度过的第二个复活节,由于疫情之故,无法参与弥撒,但反倒更让他觉得好似与耶稣一起隔离在荒漠,在反省悔改中,与耶稣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亚太圣召推广会议在台召开
耶稣会亚太区的圣召推广会议于今年2月3-8号在台北举行。来自10个耶稣会会省及地区的14位圣召推广负责人(及4位读书修士)在亚太区培育代表的陪同下,齐聚主顾传教修女会的文萃楼,进行了为期4天的会议及参访活动。今年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媒体来推广圣召”。
与主相遇的感觉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与主相遇的感觉吗?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不仅喜欢在旁聆听,更喜欢看到母亲在教会全心全意献唱的感觉。
耶稣会普世性使徒优先 2019-2029
亲爱的主内朋友们: 我以这封信所颁布的的普世性使徒优先是一项选择的成果,这是在若干良好的可能性中所作的一项选择。 我们渴望在主的使命中找到最好的方式来合作,寻求最佳的方法来服务此刻的教会,以我们之所是与所有,作出最好的贡献,以寻求那能带来更为普遍的善和更具意义的神圣侍奉。 过去修会在各层级经历了一个过程,历时十六个月之久,之后我向教宗呈上四项普世性使徒优先: 一. 通过神操及分辨,揭示迈向天主之路; 二. 在修和及正义的使命中,与穷人、被世界遗弃者、其尊严受侵犯者同行; 三. 陪同年轻人创建充满希望的未来; 四. 合作照顾我们的共同家园。 教宗方济各在 2019 年 2 日 6 日的信中,对这些优先予以确认。 教宗并且观察到:“耶稣会达致普世性使徒优先的过程是(…) 一项真正的分辨。” 他也肯定是项使徒优先的创议 “符合教会现行的优先,后者见诸于教宗、世界主教会议、各主教团,尤其是自从《福音的喜乐》颁布以来的一般训导。” 教宗坚持“第一优先具有关键性,因为它默认一项基本的条件:耶稣会士在个人及团体生活的祈祷和分辨中,与主的关系。”并且补充道:“缺少这种祈祷的心态,其他的优先将无从结出果实。” 阅读总会长苏萨神父全文 《耶稣会普世性使徒优先,2019-2029 》
耶稣会传喜讯 徐明德马天奥领受圣秩
耶稣会中华省于2018年6月9日上午10点在台北市圣家堂为两位执事弟兄马天奥及徐明德举行晋铎典礼,由台北总教区洪山川总主教主礼,耶稣会中华省会长周守仁神父及印度科希玛省会长Fr. Arul Snai, SJ,襄礼,另外还有七十四位神长共祭。两位执事在庄严隆重的仪式中,领受司铎圣秩。
与我们同行┃耶稣会士的培育
by 陈宗舜神父 Fr.Cerezo Elias, S.J. 整理/黄海华、戴台馨 “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的墨朗神父,是受培育修士的代表。他在几年前,整理了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刚好我手里有。以这个为基础,我想讲从前培养一位耶稣会士的过程。现在和过去比,在精神面是一样的,可是过程不太一样。比如:现在我们的修士年纪比较大,面对这个事实,培养的过程须改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