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未分类

宝来坞明星推行的储水计划,是仿效瑞士耶稣会士的方法

数以千计的印度年青人,参加了一项储水运动;该运动由著名宝来坞导演兼演员阿米尔.罕领导,仿效一名耶稣会士曾用过的方法来对抗旱灾。 参加运动的逾十五万名专上学院学生,全来自印度西部多个经常遭旱灾困扰的城市。他们参加阿米尔于五月一日发起的运动:趁雨季来临前,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廿四个干旱地区逾一百条村庄内挖掘引水道。

教宗结束泰国行,为两岸三地人民祈祷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1月23日在圣座驻曼谷大使馆小圣堂私下主持弥撒后,告别了泰国;该国枢密院一名成员在首都机场为教宗饯行。教宗向身穿传统服饰的几名泰国孩童、当地主教、教会成员和当局人士道别,并在信友团体的见证下,从泰国副总理手上接受一串花环。

赖甘霖神父荣获西班牙年度杰出人物奖

根据国际媒体16日报导,高龄102岁的西班牙籍耶稣会神父赖甘霖,荣获西班牙政府年度杰出人物奖。消息传回国内让他在国内好友们兴奋又开心。 赖甘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西班牙派往中国行医的传教士,后因战乱而辗转多国,并于1969年到台湾,从此展开逾半世纪的奉献。 2017年,他归化中华民国国籍,成为全国首位以殊勋归化国籍的外籍人士。据《民报》报导,赖甘霖表示,“台湾是我的第4个女朋友,也是我的挚爱!”自他踏上台湾这块土地后,他就爱上这里,未曾离开过。 拥有医学与神学双博士学位,在台大教授医学伦理长达30年,还曾经因为诸多源自拉丁语的医学专有名词,而开设“拉丁语课程”。高龄102岁的赖甘霖至今仍活跃于台北古亭耶稣圣心堂,天主教耕莘医院更常见他服事病友的身影。

JCAP主席 Fr. Tony:小小耶稣会 彰显天主的伟大

七月31日是圣依纳爵瞻礼,在这一天各地耶稣会士都会庆祝这个节日,大家都知道圣依纳爵从未用过“伟大”、“强大”、“有势力”等字眼来形容耶稣会,他反而是以“最小的”这个字来表示耶稣会的特色,而“伟大”这个字则用于天主,例如:彰显天主伟大的荣耀。 圣依纳爵对耶稣会从来没有幻想,他知道他自己及他的伙伴是多么的脆弱,他也知道耶稣会的成长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主要不是因为耶稣会士的工作,而是来自天主的恩典。耶稣会只是天主使命的工具。他很清楚地将此写入会宪,同时在会宪最后一部分写明:耶稣会不是经由人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是透过基督、我们的天主上主全能之手的恩典。 因此在他心内必定秉持着要发扬他屈尊去开始的服务,并协助灵魂。 所以这些日子,很适合进入依纳爵的心灵,去明了我们生命的核心实体不是我们的工作,不是我们的使命、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关于天主。天主将使命交托给我们,但在一天结束时,我们所完成的都是藉天主的恩典。 前些日子耶稣会亚太参赞区长上会议在日本长崎举行,会中我们审慎考虑并反省一些重要议题,包括:使徒计画及管理架构,在亚太地区,举凡宗教、社会、政治、经济及生态等问题繁多且复杂。 要做的事如此多,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可以安慰的是,我们知道我们是小小的耶稣会,而且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愈显主荣。

基督徒要能谨守清贫,谦卑地服务人群 Ⅰ

  也许会有第二个“辞职教宗”!教宗方济日前接受西班牙《先锋报》专访,无话不谈,其中提到他有可能会仿效期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提前辞去教宗位置,回到家乡阿根廷过著清贫生活。在历史定位上,他表示,若能被后人视为完成了“该做的工作”,就是很好的评价。 教宗也给予世界一些提醒,他强调,一个人应该探究根源,追寻自己的认同,才会进步;他也盼基督徒能谨守清贫,谦卑地服务人群。教宗也分享他带领梵蒂冈推动突破性作为,如撮合以巴领导人举行祈祷会,盼能“为世界开一扇窗”;他也谈到公开梵蒂冈的文件档案,让备受争议的庇护十二世能受历史公评。 教宗方济接受西班牙《先锋报》专访,全文内容如下: 问/现在中东充斥着“以上帝之名”的犯罪? 教宗:这说法有点矛盾,以上帝为名的犯罪发生在古代而非现代,从历史的角度观之,甚至能说基督徒永远在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想想三十年战争(1618-1648 A.D.),那时遍地是这样的犯罪,但在今日却很难想像,对吧? 我们在信仰上有时会走到非常严重的矛盾上,比方说像是基本教义派,在各教中都有着这样的团体,但只是整体中的少数。 问/那您怎么看待基本教义派呢? 教宗:一个基本教义派团体虽然不一定会伤害或杀死任何人,但其本质上就是暴力的,基本教义派的主观思维就是以上帝之名,行暴力之实。 问/有些人形容您是个“革命家”? 教宗:我们应该把米娜(意大利名歌手)叫来,告诉她“看看这只手,吉普赛人!”,然后请她解读我的过去,看看会发现什么*。(大笑)对我来说,革命的意义必须追溯并认同其发生的根源,并看看这些根源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当个革命家和探究事件发生的根源,两者并不牴触。 再者,我认为追寻认同才能真正做出改变,你必须了解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家族根源、自己的文化或宗教背景,先要有起点,才能在人生的路上前进。(*注:传闻罗姆人(吉普赛人)精于占卜,日前教宗曾呼吁意大利人勿歧视罗姆人,此处应有些许讽刺之意。) 问/您打破不少安全规矩,让自己更接近庶民生活…… 教宗:我知道生命中有些未定数,但那全交由上帝定夺。 我在巴西的时候,他们为我准备了防弹座车,厚实的防弹玻璃让我感觉自己像被关在沙丁鱼罐里,没办法与人们道安,也没办法告诉人们我爱他们,就算那只是玻璃,对我来说就和墙一样。 也许哪天真的会有什么灾难祸及我身上,但说现实点,我这把年纪,早就没什么好损失的了。 问/教廷保持清贫和谦卑的重要性何在? 教宗:清贫和谦卑是圣经福音书中的核心,不只就神学上的意义而言,也包括了社会学上的意义。不曾经历过贫穷的人是无法理解福音书的,但这和真正的赤贫还是要做点区别,我认为耶稣希望我们的神职人员成为人民的仆人,而非高高在上的王子。 问/教廷应该怎么做,才能减低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 教宗:所有人都知道生产过剩的食物足够让饥饿的人民填饱肚子,当你看到世界各地那些营养不良孩子们的照片时,你会惊讶地用手抱头,觉得完全无法理解。我认为我们世界经济体系出了问题,所有经济体系的核心都必须是人,而其他所有之物都必须为人类服务。但我们却将金钱置于中心,奉之为神明,我们陷入了对金钱的偶像崇拜中。 经济的驱力来自于想要更多的欲求,矛盾的是,这却滋长了用过即丢的消费文化。年轻人因生育率受限而被丢弃,老人因为没用了、无法生产了而被丢弃,其实,在我们抛弃老人、年轻人的时候,我们也抛弃了人民的未来,因为年轻人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而老人给予我们智慧,有着必须传承给年轻人的记忆。 现在还流行因为失业问题就把年轻人给丢了,青年失业率真的让我很忧心,在有些国家甚至超过了50%,还有人告诉我全欧洲有7500万名25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工作可做,这已经是暴行了。 可是,我们丢弃了一整个世代,就只是为了要维持一个再也撑不下去的经济体系,一个必须依存战争才能生存下去的体系,就像那些大帝国一直以来所做的,而因为没办法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就策画区域性战争。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拜金的世界经济强权产销武器,为了钱而牺牲人命,才能顺利地把他们的资产负债表送到碎纸机去,这种想法夺去了思想的多元性和彼此对话的能力等二种宝贵的财富。 大家都知道全球化就是钱途,可是却鲜少有人理解全球化会消弥差异,就像身在个球体中,任何一点都与中心等距。一个真正使人们富足的全球化必须像个多面体,所有的面接合在一起,但各自保存了它的独特性、它的富足、它的认同,这样的世界绝非不劳而获可得,就现在而言,也不是现实。 本文转载自盐与光,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

忆那一年的水蜜桃月 Ⅱ

在果农阿利家,大人们正忙着挑选包装水蜜桃,几个五、六岁的孩子打着赤脚跑来跑去,两个年轻的姐姐身上都背着不到一岁的娃娃,一边哄著娃儿、一 边忙着挑选水蜜桃及分级,匡瑯一声,五岁的弟弟跑着跑着不小心打翻了一篮水蜜桃,哥哥姊姊们看到马上大声斥喝,并心疼水蜜桃是否受伤了,小弟弟则站在一旁 无辜的嚎啕大哭。

忆那一年的水蜜桃月 Ⅰ

那一年新事中心社工员女儿曾彦歆刚从新竹高商毕业,趁暑假到尖石山上作志工,深受原住民农家水蜜桃震撼而写出印象。 很幸运今年暑假能随着妈妈和阿香阿姨上山,前往部落协助尖石乡水蜜桃品管与服务的志工。

狄恒神父 安息主怀

曾任九龙华仁书院、香港华仁书院校长校监,以及香港大学利玛窦宿舍舍监的狄恒神父今晨逝世,终年91岁。 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暨两所华仁书院校监周守仁神父证实,狄恒神父今日清晨3时43分,在香港圣保禄医院去世;葬礼安排将在适当时候公布。 狄恒神父在一九二七年生于爱尔兰,一九五九年在都柏林领受司铎圣职,一九七七年在香港利玛窦宿舍矢发末愿。先后管理华仁30多年,一生致力教育事业,积极推广全人教育,二〇〇七年退休后参与公益事业,对香港社会贡献良多,曾被香港亚洲电视台评选为“2011年感动香港得奖人”。

“大陆苦难教会六十年痛苦史”祈祷的朝圣之旅 Ⅱ

朱神父向教宗陈述:“这本书纪录了大陆教会和诸位殉道先烈们所做的信仰见证。”朱神父同时请求教宗多多鼓励中国教会与为其祈祷,当然在中国教会的神长与教友们也时时为教宗祈祷。 教宗的确时时都挂念著中国的教会,不断地为中国教会祈祷,更十分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前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