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灵修原为一体,更是灵性生命的鲜活表达。耶稣会中华省艺术家杜嘉豪修士于2025年6月27至29日,受邀在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圣方济沙勿略堂带领一系列艺术与灵修的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借由想像力与信仰相遇,并在其中发现天主。
这个周末灵修体验活动以“在艺术中找到天主”的讲座揭开序幕。杜修士在分享中表示,任何形式的艺术表达——无论是绘画、雕塑、编织、手作,甚至音乐——都能唤醒感官,引领人灵更亲近天主。参与者深受鼓励,意识到艺术可以作为祈祷、体验天主临在与获得灵性洞见的途径。
第二天上午的活动以“面具制作”的工作坊进行,杜修士邀请参与者为他人制作面具,在过程中默观天主创造的尊严与美好,同时这也是一段自我发现、祈祷与疗愈的历程。一位参与者分享道:“这让我体会到他人的美,以及天主如何细致地创造了他们——从最微小的特征到最显著的部分。”另一位参与者Mildred Lopez则表示:“无论我们为了生存戴上何种面具,天主总能透过面具的眼洞凝视着我们。我们真实的自我就在面具的内里。”
对Mildred而言,这个工作坊也是学习交付的体验。她坦露:“顺服于他人为我塑形,是一个充满各种感受、令人不安且凌乱的过程。当时很难想像这会带来任何好处。”然而,如同许多参与者一样,Mildred在过程中发现了天主慈爱而温柔的双手。她说:“这是一次谦逊的经验,让我明白天主为祂的旨意创造了我,为此,我是完整的。”
当晚,杜修士分享自己的圣召故事,回顾他在耶稣会的二十五年岁月。他的分享真挚而深刻,展现出艺术、服务与依纳爵灵修如何塑造了他的旅程。在分享中,他没有谈及戏剧性的皈依时刻,而是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微小的服从与爱的举动中,看到来自天主意想不到的祝福。他的故事邀请众人忠信地活在当下,并信赖天主往往以最简单的方式,在我们内、并透过我们工作。其中的一位参与者Leona Kiu表示:“透过杜修士的分享,我看见了天主的祝福。回顾自己的生命,我意识到许多出于服从而做的事,最终都成了恩宠。”
最后一天的创意工作坊跟陶土塑造有关,在杜修士既有诗意,又充满灵性深度的引导下,参与者在捏塑和抚平陶土时,默想个人如何被天主的爱所塑造。陶土成为我们的生命的象征——柔弱、不完美,透过神圣的陶匠塑造后,成为美好的作品。
在这几天的活动里,参与者借由画笔、静默与陶土的塑造中与主相遇。杜修士带领的活动创造了神圣空间,让艺术成为通往恩宠的渠道。当参与者离开罗耀拉厅时,他们不仅带着亲手制作的工艺品,也带着一份更深的体悟:天主临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在色彩、纹理、脆弱里,在静谧中,而或许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生命故事静静展开的历程里。
图/文:耶稣会亚太区联会官网
作者:Auxilia Rose Anak Boni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