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青神父(Martinson, Barry)

丁松青神父 Martinson Kieth Barry 

在1945年夏天,我出生在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也在當地成長。1963年進入耶穌會,那時是我中學畢業;其實,我一直想要當神父,因為當我八歲時,父親過世了,他的離開使我心靈深處出現一個缺口,而這個缺口我知道唯有主能將它填補;所以,這為我個人,不是太困難的決定。

在入耶穌會初學的第一年時間中,我不斷思索該如何跟隨耶穌基督,不久後,我感覺天主要我到海外去傳教,我為此祈禱,看到福音中的耶穌,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村落,在他們當中醫治生病者,宣報福音給貧乏的人;這些圖像感動我,我也就明白自己想要是像祂這樣為天主工作。

入會接受培育六年之後,長上派遣我到台灣,就是此後停留居住的地方;也從這個時候起,我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偏遠山區村落中。我覺得很幸運的一點,是我的哥哥丁松筠神父(Fr. Jerry Martinson, S.J.)也是在台灣服務,他比我早三年被派到這邊;我們都選擇用歌唱及彈吉他的方式來開始我們的服務。

1975年我晉鐸成為一位神父,與長上討論未來的工作方向時,我請求要到偏鄉山區服務,我的一些朋友覺得我瘋了,他們說偏鄉的生活是很辛苦的,如果我去那邊,也無法成就什麼,或變成一個有名的人;但是我想要過清貧的生活,與貧困的人一起,不必在乎那些的事情。就這樣我來到新竹清泉的山區,一晃眼就過了將近四十年,我覺得「清泉的山水,就像中國潑墨山水」,也就深深地愛上這裡。而我現在依然在這裡服務村落的人民。

我在牧靈空暇之餘,就寫寫書、寫音樂、做壁畫、馬賽克拼貼及彩繪玻璃,我希望能分享我所有的、我所會的,來幫助那些沒有我那麼幸運的人,及那些迫切渴望聽到耶穌福音的人帶來改變。
今年我入會滿五十年,人生中多數的歲月都在山中度過,我有些想法分享給年輕人及我們的青年會士們:

不論你訂的人生目標為何,
不論你擁有還是缺乏什麼,
只要是能為別人得到益處,
千萬不要害怕而不去付出,
尤其對那些貧窮困乏的人;
唯有在不求回報的付出時,
愛才能綿延不斷地的滋長。

 

延伸閱讀 

栗金聲 Li Chin-sheng Peter.

提起來我聖召的興起,有點好笑。

我做神父聖召的出發點是天父賜給我的,因為我無功無德。當時年景不好,日本侵華,民不聊生,攻破北京,又開始攻打上海,我們讀書的修道生,每天只吃黑窩窩頭,黑窩窩雖不難吃;但是吃了兩三天以後,黑窩窩頭就實在是難以下嚥了,可憐啊!我向長上說出了這幾句老實話,便被決定沒有聖召;放暑假的時候到了,我的長上便告訴我:下學期你自己決定,要不要再回到小修院來!

 

劉勝義 Russell John.

劉勝義神父(Fr. John Russell,S.J.)來自愛爾蘭,1962年畢業於義大利羅馬額我略大學教會法律博士,是天主教香港教區內少數教會法律專家,香港教區法庭前任首席大法官,及善終服務組織善寧會創辦人之一。

他1960年代曾任『公教婚姻輔導會』顧問,長久以來為香港培育大量婚姻輔導師,最初導師是受薪的,及後有龐大義工導師隊。

 

沈起元 Mateos Fernando.

沈起元是西班牙籍耶穌會神父,自小有志來華傳教。五十餘年前抵達上海,學習中文。大陸變色後,赴菲律賓繼續攻讀神學。後來寶島落地生根,先至彰化耶穌會修道院任教,後赴台大外文系教西班牙文,亦在耕莘文教院當圖書館館長。

期間,他與梅格和李清鐘二位西班牙神父合編的《漢西綜合辭典》,於一九七七年在馬德里出版,一千三百餘頁。應各界要求,他又撰編《西漢綜合辭典》,八年完成,亦逾一千餘頁,其中有一五四一個字彙,連最完整的西班牙皇家語文辭典中亦缺如。此書在台灣光啟出版社於一九八七年出版。因此辭典,沈神父於該年榮獲行政院頒發金鼎獎。